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明朝历史上的赤城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明朝历史上的赤城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赤城县有多少个村?
赤城县有1318个村。
1、赤城县地处河北省张家口市东部、白河上游,东临北京,北靠坝上草原,有“塞外明珠”“京北水城”之誉。外长城蜿蜒境内。明朝设置赤城堡,清朝改为赤城县。以赤城山得名。农产品有谷子、玉米、高粱、马铃薯、莜麦等。山区林牧业较发达。矿产有煤、铁、石棉、铜等。工业有建材、***矿、机械、化肥等。名胜古迹有赤城温泉、重光塔、护国寺等。独石口为长城要隘。
2、赤城县是河北省环首都绿色经济圈14个县(市)之一。赤城县城为河北省省级园林县城。2007年赤城县荣膺“全国绿色小康县”。
3、2018年9月25日,获得商务部“2018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荣誉称号。2019年1月25日,入选2018年度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县。
山西大同明长城在古时候有什么用途?
背景及作用
中国古代历来有北患,即来自北方少数名族侵扰, 山西大同则是防守北患的重镇, 山西大同的明长城则是明朝在北部地区修筑的军事防御工程。明朝建立以后,退回到漠北草原的蒙古贵族鞑靼、瓦剌诸部仍然不断南下骚扰抢掠;明中叶以后,女真族又兴起于东北地区,也不断威胁边境的安全,山西大同的长城主要抵御当时这些少数民族的骚扰和入侵。
2. 山西大同明长城简介
大同明长城自居庸关以西,分南北两线到山西偏关会合,被称为内、外长城。外长城即居庸关西北经赤城、崇礼、张家口、万全、怀安而进入大同市的天镇、阳高、大同、左云沿内蒙古、山西交界处,达于偏关、河曲;内长城从居庸关西南经河北易县、浑源、阜平而进入大同市的灵丘、浑源,再经应县、繁峙、神池而至老营。
元末明初东溟是哪里?
元末明初的东溟是指位于中国福建省福州市的一个地名。东溟是福州市的古称,意为东方的海洋。在元朝末年和明朝初期,福州是一个重要的港口城市,也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东溟港是当时的主要港口,连接着中国与东南亚、南亚以及其他海上贸易路线。东溟港的繁荣也带动了福州的经济和文化发展,成为了当时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重要城市之一。
八达岭长城名字的由来?
1、由“八大岭”谐音而得名。因这一带山峦层叠,地势险峻,据说所建的长城在这里要转八道弯,越过八座大的山岭,当年兴建这段长城很艰难,工期迟迟完不成,曾先后有八个监工为其而死。最后通过仙人的点化,***取“修城八法”,即“虎带笼头羊背鞍,燕子衔泥猴搭肩,龟驮石条兔引路,喜鹊搭桥冰铺栈”,才把建筑材料运送到山上。所以人们就把这段长城称为“八大岭长城”,后来地名就谐音成“八达岭”。
共9张
八达岭长城
2、由“巴达岭”谐音而得名。相传元代有一位叫“巴达黎黎”的皇帝到此,见这里关山险峻,层峦叠翠,于是龙颜大悦,给此处赐名“巴达岭”,后讹传为“八达岭”。但查阅《历代帝王录》、《中国皇帝大事年表》等史料,均查不出元代有过叫“巴达黎黎”的皇帝,却有一位叫爱育黎拔力八达的,他就是元代第四位皇帝仁宗。据传他出生在八达岭所在的延庆县内。
3、由“把鞑靼”谐音而得名。据传明代时,八达岭一带曾一度成为防守满族军队的前沿阵地,因明时汉人把东北方的满族人称为“鞑靼”,所以有人认为八达岭是“把鞑靼”(意为把守鞑靼之岭)的谐音。
4、由“八道岭”谐音而得名。传说明末李自成率起义大军征战到此,受阻于长城之外,李自成心急如焚。这时探马来报,说前方还有八道险关。李自成听罢长叹一声:“这里的八道岭实在是难以越过,看来强攻是不行!”于是命令起义大军改道而去,后来这里被称为“八道岭”。
5、其实最可信的说法,应是明代《长安客话》的解释,“路从此分,四通八达,故名八达岭,是关山最高者”。因为八达岭是居庸关的外口,北往延庆、赤城、蒙古,西去张家口、怀来、宣化、大同,东到永宁、四海,南去昌平、北京等地区,可谓是四通八达,所以它是古代一条重要的交通要道和防卫前哨,素有“京北第一屏障”之称。[10][39]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明朝历史上的赤城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明朝历史上的赤城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