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越南历史对明朝的记载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越南历史对明朝的记载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明朝越南面积?
越南,国土面积约33万平方公里,与我国的广西和云南接壤,。其历来是中原王朝的藩属国,在大唐以前更是中原王朝的治下之地!
大明立国后,越南则成为明朝的附属国,永乐年间,越南国内外戚叛乱,请求大明派军队前去镇压。在明军的攻势下,叛军一直退缩到海岛,最终被明军所灭。明军占领越南全境,朱棣觉得,还是把越南划归为自己地盘比较好,就驻军并派官员管理。明成祖一驾崩,越南反叛四起,只愿意做大明的藩属国,几经争斗确定藩属国关系。
越南为何一直拥立明朝为正统,明朝对越南实施了哪些统治?
我是刀笔传神,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
历史上,越南中北部长期为中国领土,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派兵越过岭南占领今日的广西、广东、福建,征服当地的百越诸部族,秦朝在这一带大量移民,设立了三个郡,其中越南北部(即骆越)归属于象郡管理。公元968年正式脱离中国独立建国,之后越南历经多个封建王朝并不断向南扩张,但历朝历代均为中国的藩属国。到了明代被吞并。
在明朝永乐年间,朱棣借口帮助“陈氏复国”为由灭了胡氏越南,1407年农历6月,明朝在安南设立承宣布政使司,都指挥使司、提刑按察使司,建立起府、州、县的中央直辖方式,正式把安南纳入中央王朝的版图。在交趾省建立初期,朱棣任用张辅、黄福治理交趾省。
朱棣下令赦免了参加胡朝抵抗军的当地人,并承诺交趾省全境免税三年,还特意招募了当地旧官吏和读书人到南京接受培训,以便日后以大明官员的身份回来在家乡任职。而张辅、黄福二人在交趾建立学校,减轻赋税,加上他们比较勤政爱民,所以很快就站稳了脚跟,得到了当地人的认可。
可惜的是他们的继任者是一个贪得无厌的人,是的交趾省的局势恶化起来,反抗此起彼伏,逼得明朝在公元1428年放弃了交趾省,恢复了越南藩国的身份。
导语:
越南一直拥护明朝的统治,这个结论显然与历史事实不符。越南在中国历史上,有四次归属于中国中央王朝统治。但是越南人从未真正臣服和归顺,总是发起叛乱要求独立。越南只希望以藩属国身份服从中国中央帝国,而不是以省份,郡县形式完全融入和归化。而明朝统治越南时期只有短短二十余年。在越南历史书上称这次征服和统治为第四次北属时期。中国中央帝国用千年时间,试图王化越南,从而实现统治。可是事与愿违,四次统治皆宣告失败。
一,灭胡氏,复交趾,初设府县
公元1407年农历六月,大明派军队镇压了越南胡朝不臣叛乱企图。把越南全境恢复古名交趾,正式把越南并入版图。同时依照大明行政规划,把越南划分为三司,分别设置了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三大行政单位。整个越南划分为十五府,三十六州,一百八十个县。共设卫所十一个,市舶司一个。同时统计人口,在乡村设立里甲制。人口登记在黄册。通过以上措施,大明初步完成了对越南交趾全境的控制和统治。
明朝在越南开设汉语,汉字,汉话教化学校。把中国科举制引入越南。对交趾越南的读书人进行招揽任用。1407年农历六月后,交趾总兵张辅发公告,命令越南知识分子中,怀才抱德,练达吏事,明习兵法,精通算术的人才全部征召入北京培训任用。规定了府学,州学,县学,国子监贡生的就读人数。同时对田地赋税进行征税,设立税课司,河泊副使征税。1414年,明朝规定每亩田征栗五升。又设置盐税,开***矿产。明朝通过以上措施,事实上对越南进行了殖民和剥削,最终***引发越南的反抗和叛乱。
最后总结:
大明通过战争征服全越南,也实施了各种各样的统治政策和制度。基本上照搬了明朝本土行政制度和经济制度,及军事制度。对越南进行了二十年有效统治和管理。但是因为明朝并没有平等视之,而是***取殖民手段,横征暴敛,由此激化了矛盾,使越南不能真正被同化,被认同。结果是大明因为越南的叛乱焦头烂额,疲以应对,最后只能撤出放弃了越南。
越南和朝鲜一样,都深受中华文华影响,尤其是越南,受中国直接统治近千年(北越)。在明朝时又被直接统治20多年。深度汉化,自认小中华,南天中华,甚至认为中国是北朝,越南是南朝。在东南亚,越南也以中国的名义征伐各国,搞了一个亚朝贡体系。在越南眼里,满清是蛮夷,只是需要满清支持他统一,更要满清支持他征服占城。所以越南一直认为明朝是正统。
明朝在朱棣时期,出兵占领了越南,当时还是安南。从1406年到1427年,20多年的统治中,明朝彻底改变越南,这让越南彻底臣服于明朝,毕竟当时明朝统治越南,实现的政策,让越南人一直以明朝为正统。清朝入关后,越南还是支持南明的,之后为了统一越南,越南的政权,不得不选择支持清朝。要说越南为何一直认明朝是正统,这和明朝在越南实施的政策是分不开的,都有哪些呢?
第一是军事统治。占领越南,必须要有军事实力控制越南,明朝设置交趾承宣布政司,恢复郡县制,其下有十五府,三十六州,一百八十多县。这种划分,深入越南,对统治越南起到关键作用,并且派官上任治理。
第二是经济的统治。明朝对越南的开发,可以说是制定了许多政策。中越两地的经济贸易频繁,促进了经济的发展。特别是越南的大米输送到明朝。明朝也对越南修水利,推出新的赋税制度,之前的严重赋税被废除,新的赋税让平民积极发展生产。赋税每亩征栗5升、丝1两、每斤丝征绢1匹。还有盐税等,在捕猎奇珍异兽上,全部带到明朝,这也给越南人带来一些灾难,
第三是文化统治。在文化上,明朝在教学上,***取与国内的一样,在府、州、县,开设学校,让越南人学习汉语。这对推行汉文化和封建礼仪起到关键作用。同时加强了各民族的融合,越南的汉化,是比较彻底的,以至于如今在越南,还能找到古代汉语的痕迹。
第四是政治的统治。刚占领越南时,明朝面对的是,如何让这些百姓臣服,这就关系到明朝统治的稳固。明朝***取一系列安抚政策,奖励有功的越南人,对在战争战死的军人和百姓,***取了清理和安抚。善待有很高威望的老者,设立济养院,抚养一些孤独老人,释放***等。同时加强人民的控制。
这些政策都很好的统治了越南,给越南创造一个新的文明社会。这对越南来说,明朝带来了许多好处,加速明朝的发展。而明朝撤出越南后,相当于明朝让越南变成一个国家,越南人更是感动不已,这对越南来说,真是天大欢喜,明朝多年的经营,还没真正得到回报的时候,就放弃了。所以他们才一直拥立明朝为正统。
朱元璋已将越南列为不征之国,为何朱棣还要违背祖制征讨?
朱元璋主持编撰的《皇明祖训》,主要是训诫后世子孙,可看作是明朝皇帝的“祖宗之言”。正常情况下,后世的朱家子孙,尤其是紫禁城里的皇帝,要认真研读并照做。
《皇明祖训》规定有15个“不征之国”,就是明朝皇帝不能攻打这15个国家,它们是日本、朝鲜、大琉球、小琉球、真腊、占城、爪哇、苏门答腊、三弗齐、渤泥、暹罗、安南、顼理、彭亨、百花。
为什么要设立“不征之国”呢?朱元璋还是很耐心地做出解释,他在《皇明祖训》里写道:四方诸夷皆限山隔海,僻在一隅,得其地不足以供给,得其民不足以使令。若其自不揣量来扰我边,则彼为不祥;彼既不为中国患,而我兴兵轻伐,亦不祥也。
朱元璋的对外政策很明确,主要的防范对象是北方蒙古势力,其他的周边各国不惹事就不征伐。何况那些国家的地盘,大明朝根本就没有占有的心思,占领费远远高于收益。
因此,明朝的惩戒主要靠经济,用断交绝贡的雷霆手段,让不听话的“不征之国”排挤出朝贡体系,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事实证明,大明的经济手段还是很可怕,“不征之国”基本不挑事。
不过,意外的事情还是有发生,比如明成祖朱棣就派兵攻打安南,并将之纳入明朝领土。这件事情是怎么发生的呢?
原来安南权臣黎季犛(声称先祖姓胡,来自中国浙江),废黜陈朝少帝自立,建立“胡朝”。另外,黎季犛还派兵进攻占城,直接挑战中华朝贡体系。
祖制,对一个王朝来说,具有至高的[_a***_]效力。燕王朱棣起兵造反,即是以建文帝违背“祖制”为借口。后世帝王,通常情况下都不会触碰祖制,而一旦违背祖制,基本上就意味着国本动摇。在朱元璋下令编撰的《皇明祖训》中,罗列了15个不征之国,而这其中便有安南国(即今越南)。
至於为何罗列这15个不征之国?《皇明祖训》中也说得明白:..得其地不足以供给,得其民不足以使令。若其自不揣量,来扰我边,则彼为不祥。彼既不为中国患,而我兴兵轻伐,亦不祥也。吾恐后世子孙,倚中国富强,贪一时战功,无故兴兵,致伤人命,切记不可...
朱元璋罗列这些不征之国,是从实际利益上考量的。对於一个农耕民族来说,以当时的开发条件,明朝的疆域已经接近极限了,再对外武力征讨,就属劳民伤财、徒流将士鲜血了。那么,为何燕王朱棣上台之后,却要违背祖制而起兵征讨越南呢?
其一,安南国权臣篡位,陈朝王子及遗臣向大明乞师伐罪。1400年,越南陈朝的权臣胡季犛废少帝而自立,自称是舜帝之后,而改国号为“大虞”(胡朝)。同年底,胡季犛禅位於其子胡汉苍,自称“太上皇”,仍掌国政。胡季犛父子篡国,残害陈朝宗室及忠於陈朝的大臣,却向刚篡位不久的朱棣诡称陈朝绝嗣,其以陈氏外甥的身份,受到安南国群臣的推戴,请求受封为安南国王。朱棣受到蒙蔽,而册封胡汉苍为安南国国王。
而1404年,先有陈朝遗臣裴伯耆到大明,控诉胡氏父子“弑主篡位,屠害忠臣”,请求大明出兵“擒灭此贼,荡除奸凶,复立陈氏子孙”。其后,又有一位名叫陈天平的人,自称是陈艺宗之子,历经艰辛从安南经今老挝而进入大明,将胡氏篡位之事告知了朱棣,并乞求大明伸张正义。朱棣派御史前往安南调查真相,却遭胡氏父子派人追杀。同时占城国(今越南中部)亦向大明控述遭到安南国的侵扰,希望大明出兵主持正义。1406年,大明派兵护送陈天平回安南即位,遭到安南军队的截击,明军不敌,陈天平被俘,后被凌迟处死。朱棣大怒,加封成国公朱能为“征夷将军”(中途病卒,而由副将张辅代替)领兵征讨安南,并於1407年攻灭安南,而设立交址布政司。
其二,朱棣得位不正,希望通过讨伐“逆贼”以正其名。凡篡位者,欲使他人淡忘其继位的不合法性以及自身***稳固的需要,必以建立功业为手段。这也是历史上,那些得位不正者,都好征伐的原因所在。
其三,安南国虽被历入不征国,却又与其他不征国的国情不同。安南国与大明接壤,屡有边境***,且安南国脱离华夏王朝的历史比较短,五代十国时期才从华夏王朝的辖下独立出去,其有近一千年的北属时期(隶属於华夏王朝)。且越南国的北部为红河三角洲,土地较为肥沃、农业较为发达,故而,朱棣也想将其纳入大明版图。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越南历史对明朝的记载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越南历史对明朝的记载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