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吕姓历史人物唐朝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吕姓历史人物唐朝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姓吕的历史名人有哪些?
吕洞宾,字洞宾,号纯阳子、岩客子,自称回道人,以字行世,世称吕洞宾, 道教丹鼎派祖师、妙道天尊,民间传说中的“八仙”之一。
吕不韦,战国末年卫国人,著名商人.政治家.思想家.后为秦国丞相。
吕雉,汉高帝刘邦之妻,通称吕后、汉高后等,与唐朝的武则天并称为“吕武”。
吕载扬(1752—1825),字周膺,号景真,又号继相,浙江省缙云县壶镇人。善于经商,成为当地的一个富翁。缙云县壶镇的九进厅是吕载扬所建,现为缙云县文物保护单位,是当地少见的清代标志性建筑。
吕端(935年-1000年5月9日),字易直,幽州安次(现廊坊安次区)人。北宋初年宰相、诗人,后晋兵部侍郎吕琦之子、尚书左丞吕馀庆之弟。
吕蒙(178-219,一说180-220,另一说180—221),东汉末年名将,字子明,汝南富陂(今安徽阜南吕家岗)人。由于曾被封为虎威将军,故亦称吕虎威。
曾经乘名将关羽北伐曹魏、荆州空虚之时,偷袭荆州成功,使东吴国土面积大增。历任别部司马、平北都尉(广德长)、横野中郎将、偏将军、寻阳令、庐江太守、汉昌太守、南郡太守等职,封孱陵侯。
吕尚: 吕尚,名尚,字子牙,号飞熊,商末周初,政治家、军事家、韬略家,周朝开国元勋,兵学奠基人。 垂钓于渭水之滨,遇见西伯侯姬昌,拜为“太师”(武官名),尊称太公望,成为首席智囊,辅佐姬昌建立霸业。周武王即位后,尊为“师尚父”,成为周国军事统帅。
辅佐武王消灭商纣,建立周朝,册封齐侯,定都于营丘,成为吕氏齐国的缔造者、齐文化的创始人。辅佐执政周公旦,平定内乱,开疆扩土,促成成康之治,周康王六年,病逝于镐京,后世推崇备至,历代皇帝和文史典籍尊为兵家鼻祖、武圣、百家宗师。唐肃宗时期,追封武成王,设立武庙祭祀。宋真宗时期,追谥昭烈。
“吕”的来历?
1、出自姜姓,以国为氏,其始祖为吕侯即吕尚,又称姜子牙。相传上古部族首领神农氏炎帝,因居姜水流域,因以之为姓,称姜姓。后来姜姓羌人发展出四支胞族既"四岳",吕部族就是其中一支。该部落的首领在夏时被封为吕侯,建姜姓诸侯国吕国(在今河南南阳)。春秋时,吕国被楚国所灭,其后子孙以国为氏,称吕氏,史称吕姓正宗。
2、出自魏氏。春秋时晋国有吕氏,系从魏氏分化而来。
3、出自少数民族改姓。南北朝时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实行汉化,原鲜卑族之代北复姓叱吕氏、叱丘氏改为汉字单姓吕氏。五代后周时又改代北三字姓俟吕陵氏为汉字单姓吕氏。
1、源于姜姓,出自帝舜晚年赐伯夷吕氏,属于以帝王赐氏、部族名、国名、居邑名为氏。其始祖为伯夷。
2、出自姬姓魏氏。春秋时晋国公子重耳外逃,追随人员中有个叫魏犨的人,又称魏武子。重耳回晋国当上国君后,便封魏犨为大夫、魏犨的儿子魏锜在吕、厨两地有封地,大家就叫他为吕锜。
3、出自少数民族改姓。南北朝时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实行汉化,原鲜卑族之代北复姓叱吕氏、叱丘氏改为汉字单姓吕氏。五代后周时又改代北三字姓俟吕陵氏为汉字单姓吕氏。
4、源于其他各少数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吕氏。在今黎族、仫佬族、土族、蒙古族、土家族、朝鲜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吕氏族人分布,其来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时期中央***推行的羁糜政策及改土归流运动中,流改为汉姓吕氏,世代相传至今。扩展资料1、吕不韦吕不韦(前292年—前235年),姜姓,吕氏,名不韦,卫国濮阳(今河南省滑县)人。 [1-3] 战国末年商人、政治家、思想家,秦国丞相,姜子牙23世孙。2、吕臣吕臣(约公元前235年-前173年),秦末陈胜起义军将领,陈胜被庄贾***后,吕臣组织苍头军重建张楚政权,并诛杀叛徒庄贾。后与英布联合抗秦,又先后投奔项梁、刘邦。汉朝建立后,继承他父亲的新阳侯的爵位直到病死。3、吕雉吕雉(公元前241年-公元前180年8月18日),字娥姁(xū),通称吕后,或称汉高后、吕太后等等。砀郡单父县(今山东菏泽市单县)人,后世把她与唐朝的武则天并称为“吕武”。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吕姓历史人物唐朝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吕姓历史人物唐朝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