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明朝的国画历史背景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明朝的国画历史背景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明朝古画特征?
先得一句话概括元代的绘画特点:主要是以山水画为最盛,花鸟画弱之,而人物画更次之。
而明代作为中国古代书画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是沿着宋元传统的基础上演变发展的,一脉相承。
尤其在明初的这一时期的绘画,更多以继承了元人画风为主干。
进入明朝,因为政治环境的改变,不再是由少数民族政权统治,所以民众放弃抵抗思想,安心农耕,社会稳定带来经济繁荣,使得绘画艺术得以稳定和发展。
水墨画历史?
据史书记载,中国最早的水墨画产生于东晋(公元317——420年)时期。戴逵的《吴中溪山邑居图》、顾恺之的《雪霁堂五老峰图》是最早出现的水墨画。 顾、戴之后,水墨画进一步发展,并且出现了专门评论水墨画的论著。可见,水墨画在当时已经比较流行。其中宗炳和梁元帝为有名的水墨画评论家。
唐代(公元618——907年)是水墨画发展的鼎盛时期,出现了许多有名的大画家,如吴道子、李思训父子、王维等人。吴道子被后世称为画圣,他的水墨画一改前人细巧之积习,行笔纵放,如雷电交作,很有气势。水墨画发展到唐代,出现了水墨画的南北两个画派。吴道子、李思训为北宗之祖,王维则为南宗之祖。
五代时期(公元前907——960年),水墨画进一步发展创新。这个时期有名的水墨画家有荆浩、关同、徐熙和黄筌。宋代(公元960——1279年)水墨画家最有代表性的要数李成、范宽、董源、巨然四人。
元代(公元1271——1368年)水墨画家主要有黄公望、王蒙、吴镇和倪瓒四大家。黄公望则推为元季之冠,他师学董源、巨然,后来自成一家。明代(公元1368——1644年)水墨画分浙派、吴派和院派。浙派代表画家为戴进、蓝瑛,院派则以仇英、唐寅最有名气,吴派的画家主要有沈周、文征明等人。
清代(公元1644——1911年)水墨画家以四王为最著名。他们是王时敏、王原祁、王鉴和王荤。另外,佛门画家道济和八大山人也在水墨画坛享有很高的声誉。
中国传统水墨画在历史上也融入了诗歌的诗意和苍劲有力的书法,使得中国传统水墨画的意境表现更上一层楼。
如果说唐朝是中国传统水墨画开始兴盛的时期,那么,两宋时期即是中国传统水墨画鼎盛的时期。
两宋时期开拓了一种新的“文人画”,更加注重了中国传统水墨画大写意的表现,使得整体的图画更加有画面感和质感,也使得意境更加的镜花水月,更加的变幻莫测!
水浒英雄画最早的朝代?
明代
明清两代,名气最大的是杜堇与陈老莲的线描版画,艺术价值冠盖绝伦,至今还影响着水浒美术的再创作。
自从明代施耐庵《水浒传》成书,已历600多年,108位有血有肉洒脱豪放的好汉(魔头)被文人阅读,被百姓笑谈,也被无数画家艺术再造。这种再造是文学与艺术结出的一颗颗硕果,现已枝头累累。
明清山水画的异同?
魏晋南北朝时期文人个体意识觉醒;这一时期士族兴起,士大夫画家活跃于画坛。他们文化修养很高,总结出许多精辟的绘画理论,有力地推动绘画艺术的提高。初期山水画也随之出现。 明清时期,士大夫的文人画成就最为突出。特别是反映文人画风貌的写意画。
中国画在明代产生了许多流派,各派又在创作和理论上自成体系。
清代的绘画艺术,继续着元明以来的趋势,文人画日益占据画坛主流,山水画的创作以及水墨写意画盛行。
更多的画家在文人画创作思想影响下,追求笔墨情趣,很多画家钟爱梅、兰、竹、菊等题材和泼墨大写意手法,他们的艺术对近现代花鸟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明朝的国画历史背景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明朝的国画历史背景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