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上官仪唐朝历史人物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上官仪唐朝历史人物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上官仪是古代的书法家吗?
上官仪是作家、诗人,(约608~664)字游韶,陕州陕县(今属河南)人,家于江都。贞观初,擢进士第,召授弘文馆直学士,迁秘书郎。他常参加宫中宴会,又曾参预《晋书》的编撰工作
上官仪不是书法家。
上官仪(608年-665年),字游韶,陕州陕县(今河南三门峡市陕州区)人,唐朝宰相、诗人,才女上官婉儿的祖父。
上官仪早年曾出家为僧,后以进士及第,历任弘文馆直学士、秘书郎、起居郎、秘书少监、太子中舍人。他是初唐著名御用文人,常为皇帝起草诏书,并开创“绮错婉媚”的上官体诗风。
上官仪(608年-665年),字游韶,初唐著名诗人,他的诗“绮错婉媚”,具有重视诗的形式技巧、追求诗的声辞之美的倾向,形成当时争相模仿的新诗体——上官体。上官仪曾任西台侍郎,封爵楚国公(赠),代表作有《入朝洛堤步月》。麟德元年十二月(665年1月),上官仪得罪武则天被诬陷谋反,下狱处死。
上官婕妤是谁?
汉昭帝刘弗陵的皇后刚入宫封为婕妤。孝昭上官皇后(前89年-前37年),上官氏,中国历史上最年幼的皇后。左将军上官桀的孙女,车骑将军上官安之女,大司马霍光的外孙女。其母为霍光之女敬夫人霍氏。
出生于公元前89年(征和四年)。于公元前83年(始元四年)被汉昭帝纳入宫中;初封婕妤,月余,立为皇后。
上官婕妤是上官婉儿
上官婉儿(664年—710年7月21日),复姓上官,小字婉儿,又称上官昭容。陕州陕县(今河南陕州)人,祖籍陇西郡上邽县(今甘肃天水),唐代女官、诗人、皇妃,有“巾帼宰相”之名。
麟德元年(664年),上官婉儿因祖父上官仪获罪被杀后随母郑氏配入内庭为婢。仪凤二年(677年),上官婉儿因聪慧善文而得到武则天重用,封为“内舍人”,掌管宫中制诰多年。唐中宗时,封为昭容,权势更盛,在政坛、文坛有着显要地位,从此以皇妃兼内舍人的身份掌管内廷与外朝的政令文告。曾建议扩大书馆,增设学士,在此期间主持风雅,代朝廷品评天下诗文,一时词臣多集其门,《全唐诗》收其遗诗三十二首。
710年,临淄王李隆基起兵发动唐隆政变,与韦后同时被杀。景云二年(711年),复封昭容,谥号惠文,葬于雍州咸阳县茂道乡洪渎原。
上官婉儿
婕妤姓上官,陇西上邽人也,其先高阳氏之后。子兰为楚上官大夫,因生得姓之相继;女为汉昭帝皇后,富贵勋庸之不绝。
上官婉儿13岁时被封为唐高宗才人,42岁册封为唐中宗的昭容,在唐隆***时,“亡身于仓卒之际”。同时,墓志文还详细记载了上官婉儿劝阻唐中宗欲立安乐公主为“皇太女”,甚至以死相谏的事。有史学界专家表示,此次公布的墓志文既有助于对上官婉儿生平的研究,也更接近历史真相,具有重要的史学价值。
上官婕妤就是上官婉儿。
上官婉儿(664-710),陕州陕县(今属河南)人,唐高宗时宰相上官仪孙女。麟德元年(664),上官仪因替高宗起草将废武则天的诏书,被武后所杀,刚刚出生的上官婉儿与母亲郑氏同被配没掖廷。在掖廷奴期间,在其母的精心培养下,上官婉儿熟读诗书,不仅能吟诗着文,而且明达吏事,聪敏异常。仪凤二年(677),上官婉儿曾被武则天召见宫中,当场命题,让其依着文。上官婉儿文不加点,须臾而成,且文意通畅,词华丽,语言优美,真好像是夙构而成。武则天看后大悦,当即下令免其奴婢身分,让其掌管宫中诏命。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上官仪唐朝历史人物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上官仪唐朝历史人物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