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历史人物绘画唐朝建筑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历史人物绘画唐朝建筑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唐朝的榫卯结构建筑。
五台山佛光寺东大殿,也是唐代木构建筑中的一座,***用的榫卯结构精美绝伦,无论是复杂性还是观赏性都是一绝,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更是大加赞誉。
那么榫卯结构有何特别之处,以至于我国的古建筑纷纷***用,更是依靠榫卯结构抵抗了千年的风霜?
最开始发明榫卯技术的,是鲁班,时间大概在2500年前。最简单的榫卯就是两根木头,凸出来的那根叫榫,凹进去的那个叫卯,凹凸结合坚固无比。
秦汉建筑和唐代建筑风格区别?
区别在于:
1、秦汉时期建筑看上去朴素,⼤⽓,实⽤性强,青⽡⽩墙中透出典雅磅礴之感。
2、唐代建筑最重要的特点是:拱大,屋檐高,吻粗糙,柱厚,颜色单一,整体风格优雅,严格开朗,建筑材料***用琉璃瓦。
秦汉建筑主要以简洁、粗犷、实用为特点,多以砖石结构,建筑外形简单,功能单一,建筑布局以均等为原则。
唐代建筑风格则更加精美,充满文化内涵,以砖和石材为主,建筑外形优雅,功能多样,建筑布局灵活多变。
秦汉时期建筑看上去朴素,⼤⽓,实⽤性强,青⽡⽩墙中透出典雅磅礴之感。
唐代建筑体现在建筑上为规模宏⼤、规划严整,庄重⼤⽅,⾊调简洁明快。唐代⽊建筑实现了艺术加⼯与结构造型的统⼀,包括⽃拱、柱⼦、房梁等在内的建筑构件均体现了⼒与美的完美结合。
近代建筑⼤家梁思成将中国古代⽊构建筑分为三个时期——豪劲时期、醇和时期、羁直时期,⽽唐代就处于豪劲时期,⼤家看⼤明宫复原图感受⼀下。
宋元时期处于“醇和时期”,其特点是⽐例优雅,细节精美。宋代建筑规模⽐唐朝⼩,但⽐唐代更为秀丽,绚烂⽽富于变化。
秦汉建筑的风格可以用“雄浑风雅”来概括。屋顶很宽大,正脊和垂脊笔直,角脊已经出现了折线,但是曲度不大,没有曲弧;四边的屋角没有翘起,展现出力量和朴素风格。秦汉建筑主体仍继承了商周的高台建筑建筑思维,以高大的夯土台为基础和核心,在夯土版筑的台上层层建屋,这种建筑外观雄浑,位置高广,非常适合宫殿建筑的需求。
隋唐时期的建筑最主要的特点:斗拱硕大,屋檐高挑,鸱吻粗犷,立柱粗壮,色彩单一,总体风格,雍容大度,严整开朗,建筑材料已使用琉璃瓦。隋唐时期的建筑技术更加进步,大建筑已经不需要想秦汉时期那样依赖高台建筑,建立高大夯土太再建木结构那样解决了。
保留至今的唐代木结构建筑年代最早的建筑?
中国现存最早的两座木结构建筑是佛光寺大殿和南禅寺大殿。南禅寺大殿位于山西五台县西南阳白乡李家庄西侧的土岗上。这座大殿是迄今为止中国大地上最早的木结构建筑,其始建年代不详,已知其重建于唐建中三年(782年),比佛光寺大殿早75年。从外观上看,这座木制大殿平面呈方形,面阔三间、进深三间,宽11.75米,深10米,为灰色筒板瓦单檐歇山式屋顶,屋面坡度极为平缓,四翼如飞。
中国现存最早、也是亚洲最古老的木结构建筑
1937年,梁思成林徽因两位先生以及营造学社团队在五台山台外发现了有“中华第一国宝”之称的佛光寺,打破了当时日本学者对于“中国大地上找不到唐代木构建筑”的断言。没想到的是,发现后没几天七七事变爆发,梁林团队与距离佛光寺仅50公里远的南禅寺擦肩而过,让人觉得非常遗憾。
虽然民间出资修建的南禅寺在规模、建造等级上远不及***出资的佛光寺,但是在中国现存的三座唐代木结构建筑中,只有南禅寺的建造年份是7开头。在梁林发现佛光寺的16年后,山西考古人员在一次文物普查中发现,南禅寺大殿虽然始建年代不详,但是可以凭着屋梁上写有“大唐建中三年”的墨迹,据此断代南禅寺重修时间为782年,比佛光寺还要早75年。南禅寺不仅是中国现存最早,也是亚洲最古老的木结构建筑。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历史人物绘画唐朝建筑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历史人物绘画唐朝建筑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