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老窖的历史故事简介,唐朝老窖的历史故事简介50字

kodinid 22 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唐朝老窖历史故事简介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唐朝老窖的历史故事简介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五粮液的历史?
  2. 老窖和小窖区别?

五粮液的历史?

五粮液酒的发展历史也可以追溯至唐代,当然,那时并不叫五粮液,酒的成分、质量也非今日的五粮液。

到了大约150年前,宜宾酿造出以五种粮食(高粱、大米、酒米、荞麦、玉米)为原料的酒,当时叫“杂粮酒”,直到本世纪20年代末才改称五粮液。

唐朝老窖的历史故事简介,唐朝老窖的历史故事简介50字-第1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五粮液酒自盛唐时期的“重碧酒”即开始***用多粮酿造。公元765年,大诗人杜甫途经宜宾,当地最高行政长官杨使君在东楼设宴,以重碧酒款待;公元782年,经唐德宗下诏,重碧酒正式成为官方定制酒(郡酿)。

北宋时期,宜宾大绅士姚君玉开设姚氏酒坊,在重碧酒的基础上,经过反复尝试,用高粱、大米、糯米、荞子和小米五种粮食,加上当地的安乐泉水酿成了“姚子雪曲”。

明初,陈氏家族创立“温德丰”酒坊,融合姚子雪曲酿制精要,将原五粮配方中的小米替换为当时新从海外引进的玉米,最终形成了更趋完美的“陈氏密方”。

唐朝老窖的历史故事简介,唐朝老窖的历史故事简介50字-第2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1952年,利川永、长发升、全恒昌、天锡福、张万和、钟三和、听月楼、刘鼎兴等8家宜宾最著名的古传老酒坊,组建成立联营社;1954年,邓子均献出陈氏秘方,并出任技术指导;1959年,更名为五粮液酒厂。

1963年,五粮液首次参加全国评酒大会,此次评酒会***用混合编组、密码编号,对所有参评白酒不分香型进行盲评,因会议规格之高、涵盖酒样之多、覆盖范围之广、评判标准之严远超以往,被广泛认为是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次全国性评酒会。会上,专家高度赞赏五粮液酒“香气悠久,味醇厚,入口甘美,入喉净爽,各味谐调,恰到好处,尤以酒味全面而著称”,因与九百多年前黄庭坚对五粮液前身“姚子雪曲”的评价高度契合,而成酒业佳话。最终五粮液在众多白酒品类中脱颖而出名列第一,被国家轻工业部授予“国家名酒”称号,与古井贡酒、泸州老窖特曲、全兴大曲、茅台、西凤酒、汾酒、董酒一同被业界称为“老八大名酒”,并在其后连续三届的全国评酒会中以稳定如一的高品质蝉联国家名优白酒金质奖章。

1***2年,白酒勾调鼻祖与创始人、五粮液酒厂总技师范玉平针对不同产品风格特点,以酒调酒,独创“缓冲、烘托、平衡”的“范氏勾调技术”,得到国家商业部、轻工部高度重视,被行业广泛借鉴、全面应用;

唐朝老窖的历史故事简介,唐朝老窖的历史故事简介50字-第3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1***8年,著名数学家、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原所长华罗庚指导公司运用优选法和统筹法开展实验,在成功研制出低度五粮液后,欣然题诗纪念:“名酒五粮液,优选味更醇;省粮五百担,产量增五成。豪饮李太白,雅酌陶渊明;深恨生太早,只能享老春。”

1989年,公司与中科院共同研发计算机勾调专家系统,实现了计算机数据化与人工感官化的有机结合,大幅提升了勾调效率和产品质量, 荣获国家商业部重大科技成果二等奖,被业界誉为“勾调双绝”。

老窖和小窖区别?

老窖、小窖均是指酿造白酒的窖池。

老窖,指的窖池有一定的历史年代和传承,酿酒工艺年深日久。

小窖,因其体积小而出名,一般只有9立方米大小,其历史悠久,目前可考年代为唐朝。小窖由于体积小,糟醅与窖泥的接触面积大,更加有利于各种微生物的生存繁衍,发酵的更充分。因此,小窖酿出的酒口感醇厚、绵柔,在同等条件下,品质要优于大窖池。

小窖体积小,不便于机械化操作,酿造成本高,因此90年代后大部分白酒企业渐渐放弃了小窖酿造,改为大窖。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唐朝老窖的历史故事简介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唐朝老窖的历史故事简介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标签: 五粮液 老窖 重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