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历史最硬气的人物,明朝历史最硬气的人物是谁

kodinid 8 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明朝历史最硬气的人物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明朝历史最硬气的人物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明朝比朱元璋更凶残的皇帝,竟然做出诛十族的酷刑,到底是谁?
  2. 明英宗的悲情武将樊忠如何评价?
  3. 如果朱祁镇不杀于谦,会怎么样?历史会怎样评价他?

明朝比朱元璋更凶残的皇帝,竟然做出诛十族的酷刑,到底是谁?

首先这个问题就有抹黑朱元璋和朱棣的倾向,朱元璋的凶残更多的是针对贪官的,所以说朱元璋凶残是不恰当的。对于朱棣诛方孝孺十族这件事其实在任何正史中都没有记载

我们看下当时的情景:

明朝历史最硬气的人物,明朝历史最硬气的人物是谁-第1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建文四年(1402年)朱棣攻入南京,朱棣希望方孝孺为自己撰写新皇帝即位诏书,被方孝孺拒绝。朱棣对方孝孺说,建文帝已经死了,说自己这样做是向周公辅佐成王一样。反遭方孝孺反问:成王何在?朱棣说,成王(指建文帝)已经死了,方孝孺又问,为何不立成王之子?朱棣回答国家需要年长的君主,方孝孺继续追问,那为何不立成王之弟。

方孝孺咄咄逼人的语气让朱棣非常生气,同时方孝孺拿笔在召书上写下“燕贼篡位”四个字,这样彻底激怒了朱棣。朱棣愤怒的对方孝孺说:你就不怕我诛你九族吗?方孝孺大义凛然的回答到,就是诛我十族又如何?这样,门生、故友划为第十族,成为了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被诛十族的人。

其实,这段描写在历史上并不可信。《明史》中对这段的描述是“孝孺投笔于地,且哭且骂曰:“死即死耳,诏不可草。”成祖怒,命磔诸市。在《太宗实录》的描述是“执奸臣齐泰、黄子澄、方孝孺等至阙下。上数其罪,咸伏辜遂戮于市。”就连一贯抺黑明朝的《明史》都没有提及到方孝孺被诛灭十族。


明朝历史最硬气的人物,明朝历史最硬气的人物是谁-第2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事实上,方孝孺殉节的事迹到了明中叶后就被不断丰富,添加各种细节。到了神宗朝诛十族成为主流观点。关于方孝孺诛十族一事的争论,李谷悦先生论文《方孝孺殉难事迹的叙事演化和“诛十族”说考》给出了明确结论, 朱棣肯定是杀了方孝孺,但朱棣是否夷了他的族都需要商榷,至于诛十族是绝对不可能的。

中国古今被诛十族第一人---方孝孺!



明朝历史最硬气的人物,明朝历史最硬气的人物是谁-第3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常听到古代诛灭九族,对于诛十族是哪些范围呢?

十族:父四族(自家一族、姑家一族、出嫁姐妹一族、出嫁女儿一族)、母三族(外祖父一族、外祖母一族、姨妈一族)、妻二族(岳父一族、岳母一族),此为九族,再加一族第十族为门生!



通常***都是被判诛九族的酷刑,唯独方孝孺,让永乐大帝朱棣对其下达了诛灭十族的杀心。

究其原因,在于方孝孺太“忠”,古代读书人一根筋!

方孝孺,明朝著名学者、文学家、思想家,历经洪武、建文两朝,为明朝著名的儒学***。

在明朝“靖难之役”中,朱棣成功打败侄子朱允文,夺得了皇位,当上了皇上,当上皇上后,朱棣开始了对前朝遗臣的清理工作,尤其对前期极力反对他的大臣大力打压,比如建文帝的主要谋士黄子澄和齐泰都被诛灭,对朱棣极力反抗的铁铉割去耳鼻,砍碎身体。

但方孝孺本可免一死,在朱棣南下时,其军师姚广孝向朱棣求情:“方孝孺是个才学出众的人,当我们取得的时候,他肯定不会降服于您,但请您不要杀他。杀了他,那么天下的读书***就没有了!”朱棣当时点头同意!

朱元璋是铁血政治,是大明的开创者,由一缺吃少穿的和尚一步步建立大明,没有超人的智慧和坚定的意志,这巨大的成就是不可想象。

朱元璋在战争中消灭敌人,***无数,在和平时期也***,主要为威胁皇权的人物和势力,希望大明江山永固。朱元璋***数量大,***如麻。如杀宰相胡惟庸,前后杀了近五万人。另外***手断令人不寒而栗,凌迟处死是好的,那个剥皮食草才恐怖,凌迟是用刀一点一点割肉,要求割三千六百刀,三天不能死亡,人犯肉剔干净了,剩下骨头和心脏,心脏还跳动,绝对是个精细的技术活。剥皮食草是将人犯的皮热敷后活剥,再填上草,制成人形,再赠与***家属长期保存,留作纪念。朱元璋以杀文臣武将多,手段极端而闻名。

其四儿子朱棣后来通过靖难获得天下,朱元璋把能打仗的武将几乎杀干净了,导致建文帝朱允炆与朱棣打仗时无将可用。朱棣***方面没有其爸残忍,但发明一个"灭十族",也算创举了。

当时朱棣打到南京,朱允炆跑路,不见了踪迹。朱棣登基,这个登基诏书很重要,他想到了黑衣宰相姚广孝的交待:方孝孺是当今大儒,估计肯定不想投降您,但陛下不能杀他,否则天下没有读书人***了。那个意思是说杀了方孝孺会让天下读书人心寒,留住其性命,慢慢感化。

朱棣让方孝孺写诏书,并说自己是靖难,迫不得已,我与朱允炆叔侄俩是家务事。方孝孺不听那一套,认为皇位是朱允炆的,朱允炆失踪,应该由其弟弟或儿子继位,并骂朱棣"燕贼篡位"(朱棣为燕王)。朱棣说你这个弄法是要被灭九族的。方孝孺反唇相讥,说灭十族又如何?朱棣气急败坏,逐灭了方孝孺的十族,第十族为方孝孺的好友和学生。在中国历史上灭九族很多,灭十族此为头一份,朱棣的残忍在某种程度上超过了老爸朱元璋。

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在历史的记载中已经很凶残了,明初四大案:胡惟庸案、空印案、郭桓案、蓝玉案等表现出其心狠手辣一面。但这些都是为了巩固朱家政权,为了朱标后来是朱允炆能够坐稳江山而进行的政治事件

而你所说的诛十族是明成祖时期的“方孝孺按”,明成祖诛杀了其十族。这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次诛十族的刑罚

方孝孺

朱元璋、朱棣是明朝初期的两个皇帝,被称为“二祖”。为明朝近300年的统治奠基了根基。然而其父子俩的凶残也是留名史册的。明成祖朱棣与其父亲朱元璋相比真可谓是有过之而无不及。除了方孝孺的“诛十族”,朱棣还进行了很多凶残的***。

瓜蔓抄:这种刑罚与“诛十族”相比其涉及的范围是要大了很多。除了十族外,还要把你的同乡,任何与你有关的人都要灭杀,甚至租种你的田地的人也会被杀死。大有要把这个人从史上抹去一般。景清被打掉牙齿,剥皮实草,挂在长安门,又被朱棣命人用铁刷子把他身上的肉一块块刷掉,还把他的骨头全部打碎。这还不解恨,朱棣下令诛景清九族,杀光他老家乡里所有人,杀了跟他有过交往的人。而胡闰案也同样用到了瓜蔓抄,被杀之人足有217人之多。

朱棣对待黄子澄也是十分残忍。杀了他九族共445人,砍去其手、脚以及脑袋。将其妹妹与齐泰的姐姐和两个外甥女每天被20个男人蹂躏。

黄子澄

铁铉,建文帝时期的大将军。在靖难之变中朱棣曾在其手底下吃过几次亏。后来对于朱棣的招降是宁死不屈,甚至大骂朱棣。最后被朱棣命人割下耳朵、鼻子,砍去双手双脚,磔杀于市。其妻女也都被充为官妓。

朱棣还曾有过虐杀三千宫女的案件。朱棣的贤妃死后经过调查竟发现为后宫另一妃子所毒死,更叫朱棣生气的是这个妃子竟然还打算将朱棣也毒死。这朱棣就不愿意了,小暴脾气就上来了。决定整顿后宫,将近三千宫女凌迟处死。

陈迪、练子宁、高翔、刘端、暴昭等都死于朱棣的残酷手段之下。

明英宗的悲情武将樊忠如何评价

樊忠明英宗时期的忠臣,官居护卫军将军,随英宗亲征瓦敕兵败被困土木堡。因锤杀败君祸国的奸宦王振而名重青史,死的也悲壮为护英宗突围不幸战死沙场以身殉国,忠贞刚烈又悲情的武将忠臣。

谢谢邀请。

樊忠仅仅是明英宗朱祁镇的护卫将军,官阶不高,责任却十分重大,他的唯一任务就是保护皇帝的安全。

如果没有正统十四年(1449年)八月份英宗皇帝亲征蒙古也先部队的军事行动,樊忠将军是谁?估计已经湮没于历史的尘埃中。

我们纵向细看历史会发现,一个帝国的兴衰,不仅取决于君王的勤政爱民程度,还有赖于朝臣辅佐君王的赤胆忠心,更重要的,是自古以来“求贤臣、远奸佞”的清廉朝政。

(明土木堡之变)

如果帝王的身边有奸侫小人胡作非为,瞒天过海,扰乱朝政,那么,这个帝国离没落已经不远了。

宣德十年(1435年)正月,宣宗病死,太子朱祁镇即帝位,名号英宗。

一个叫王振的太监由于在英宗当太子时,专门“陪太子读书”,英宗即位后王振一跃而为宦官中权力最大的司礼太监。

在英宗朱祁镇执政期间,北方蒙古虽屡遭明朝打压,却迅速崛起,其中也先部落最为张狂。当时蒙古部落向朱祁镇称臣纳贡,蒙古每年派使团来朝,明朝规定规模不得超过50人。一是为了朝庭安全,二是收缩回赠礼品开支。

但是王振发现了中间的漏洞和可乘之机,他为了个人私利,竟然唆使蒙古使者大批来朝,他从中吃回扣。

樊忠是明朝世袭将官,因武艺高强、善使锤,得出担任明英宗驾前护卫将军义。

1449年,明英宗被大太监王振挟持,率20万明军北征瓦剌。王振为满足私欲,使大军全军覆灭。樊英义愤填膺,大喊:“吾为天下诛此贼!”然后“以所持锤锤死振。”后为掩护明英宗撤退,被乱箭射落战马乱刀砍死,首级被割走,尸身被明军运回京城。

樊忠殁年,年仅49岁。明英宗兵败后,被瓦剌俘虏。其弟郕王即位,于土木堡建“显忠祠”,将樊忠与其他殉难大臣共祭,又将樊忠尸体与特制镀金头颅合并,礼送其霸州老家安葬。明英宗复位后,亲题“光前裕后”四字刻碑立传于其墓前。

樊忠一生,“忠勇”二字评价足矣!

如果朱祁镇不杀于谦,会怎么样?历史会怎样评价他?

从于谦的忠臣特性来看,朱祁镇不杀于谦,于谦不会对朱祁镇有何影响。历史对朱祁镇的评价还高。

第一,于谦在朱祁玉治理期间,对国家有贡献,对朱祁镇的做法可以理解。

在朱祁钰治理期间,于谦的贡献毋庸置疑有目共睹。从国家的战略高度出发,作为朱明之一的朱祁镇,应当感谢于谦所做的一切。对朱祁镇的遭遇,于谦只起执行决策作用,决策由孙太后、朱祁钰决定。至于于谦对朱祁镇个人不利的因素,于谦也是无可奈何。

第二,朱祁镇杀于谦的主要提出者是石徐曹帮。石徐曹提出***于谦,只是担心被于谦***,并非保留于谦会一定***石徐曹。这里石徐曹是一种零和游戏逻辑。零和游戏小人有余,忠臣不一定有。另外,在***于谦问题上,朱祁镇没有主见,是一个遭受磨难皇帝不该有的雄才大略。

因此,朱祁镇及石徐曹不杀于谦,不会有负面影响。而且,对服众服臣都有正面作用。

同时,历史对朱祁镇的评价,可能会弥补被浮耻辱,也许会改写明朝的历史发展

虽然大忽悠徐有贞对朱祁镇说不杀于谦,夺门复辟一事就显得师出无名,可是这所谓的夺门完全就是没有必要的一件事,只是石亨、徐有贞、曹吉祥这些人想着要抢先得到皇帝的恩宠罢了。

事做了之后,石亨他们一怕于谦再受重用,二怕于谦报复,这才骗朱祁镇说于谦要迎立外藩入继大统,撺掇着朱祁镇把他杀了。

关于于谦被杀这事,当时很多人都感到痛惜,只是石亨他们有拥立之功,正是受宠之时,而且朱祁镇在经过一年的俘虏生涯后,手段变得雷厉风行,夜间夺门,第二天就下令捉捕于谦和[_a***_]臣子全数捉捕,几天后就在崇文门外斩首,官员们根本就不敢救,也来不及救。

当然此事后朱祁镇逐渐看清了石亨等人的嘴脸,也后悔杀于谦了,毕竟于谦之功彪炳千古,朱祁镇之母孙太后听到于谦被杀的消息后叹息了好久,朱祁镇在旁听着也难受。

特别是石亨和曹吉祥两个,本事不大野心不小,除去于谦后就狂起来了,收受贿赂、自专其事,加上孙太后、李实等人开始在朱祁镇耳边为于谦喊冤,朱祁镇也开始怀疑起这夺门里面的猫腻了。

当然石亨这些人也没蹦哒多久,天顺四年,由于朱祁镇的怀疑和百官、御史的弹劾,石亨和曹吉祥的侄子曹钦发动了谋反,结果很快就被扑灭了,曹钦全家被杀,自己投井自尽,曹吉祥被凌迟处死,家族或杀或流,石亨下狱死在狱中,至于那个大忽悠徐有贞,早在天顺元年就被“队友”石亨诬陷下狱了,曹石之变后被释放回乡下,一直活到成化八年才去世,享年六十六岁。

如果于谦在的话,天顺朝根本就不会发生外敌寇边、曹石之乱这些事情,而且朱祁镇还能得到一位股肱之臣,对他的政绩和名声都能提升不止一个档次,也不用《明史》搜肠刮肚地,把朱祁镇释放建文帝次子、废除殉葬这些事都拿出来说了。

作者/一贰一橙:天文地理,一概不懂;古今中外,都靠瞎掰,主要百度,然后乱编,喜欢点赞!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明朝历史最硬气的人物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明朝历史最硬气的人物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标签: 于谦 方孝孺 明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