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历史知识普及ppt,唐朝历史知识点导图

kodinid 70 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唐朝历史知识普及ppt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唐朝历史知识普及ppt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科举制是如何创立,完善,及废除的?
  2. 木兰诗背景讲解?
  3. 王安石军事改革有什么目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科举制是如何创立,完善,及废除的?

科举制是我国古代官吏选拔制度上的重大改革。它创立于隋朝,在唐朝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在当时有着重要作用:扩大了统治基础,有利于庶族地主知识分子参与国家管理。

②到了近代,沿用明朝的科举制度,以四书五经为出题范围。国家通过科举考试选拔人才,越来越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一些较为开明官员,要求废除科举、学习西方,改革教育制度。迫于形势,清***颁布《奏定学堂章程》,确立新式教育体制,并于1905年宣布废除沿用了1 300多年的科举制。

唐朝历史知识普及ppt,唐朝历史知识点导图-第1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③科举制的废除有利于学习西方的近代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有利于培养适应时代发展的人才;有利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这些课程内容在101教育ppt里面都有详细课件你可以下载体验一下。

木兰诗背景讲解?

木兰歌为南北朝民歌,又名木兰辞或木兰诗据史书记载公元402年至492年90年间北魏柔然(即蠕蠕)大的战役就有20次,《木兰诗》故事历史背景很可能是北魏抵御柔然入侵的反掠夺战争

作者在诗中不仅歌颂了木兰的爱国热忱,也通过进宫还乡表现了她不羡慕功名利禄、热爱和平生活的高尚情操。

唐朝历史知识普及ppt,唐朝历史知识点导图-第2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木兰诗》是一首北朝民歌,宋郭茂倩《乐府诗集》归入《横吹曲辞·梁鼓角横吹曲》中。这是一首长篇叙事诗,讲述了一个叫木兰的女孩,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在战场上建立功勋,回朝后不愿作官,只求回家团聚的故事,热情赞扬了这位女子勇敢善良的品质、保家卫国的热情和英勇无畏的精神。全诗以“木兰是女郎”来构思木兰的传奇故事,富有浪漫色彩;详略安排极具匠心,虽然写的是战争题材,但着墨较多的却是生活场景和儿女情态,富有生活气息;以人物问答及铺陈、排比、对偶、互文等手法描述人物情态,刻画人物心理,生动细致,神气跃然,使作品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创作背景:

  《木兰诗》产生的时代众说纷纭,但据其最早著录于陈释智匠所撰的《古今乐录》,可证其产生之时代不晚于陈。诗中称天子为“可汗”,征战地点皆在北方,则其产生之地域在北朝。诗中有“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但闻燕山胡骑声啾啾”语。黑山即杀虎山,在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东南,去黄河不远。燕山指燕然山,即今蒙古人民共和国杭爱山。据此,《木兰诗》中之战事,当发生于北魏与柔然之间。柔然是北方游牧族大国,立国一百五十八年(394—552)间,与北魏及东魏、北齐曾发生过多次战争。而最主要之战场,正是黑山、燕然山一带。429年,北魏太武帝北伐柔然,便是“车驾出东道,向黑山”,“北度燕然山,南北三千里。”(《北史·蠕蠕传》,蠕蠕即柔然。)

唐朝历史知识普及ppt,唐朝历史知识点导图-第3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此诗收入《乐府诗集》的《横吹曲辞·梁鼓角横吹曲》中,至唐代已广为传诵,唐人韦元甫有拟作《木兰歌》,可以为证。因此,学者们大都认为,民歌《木兰诗》产生于北朝后期。

王安石军事改革有什么目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王安石变法的目的,只有四个字:富国强兵。

熙宁变法便是围绕着“富国强兵”这条主轴而展开。主持变法的总机构是“制置三司条例司”,由陈升之、王安石负责,王安石为其灵魂人物。为了确保变法的推行,他向皇帝推荐吕惠卿、章惇、曾布等具有革新精神的人物进入条例司,协助变法。

变法主要有两大内容:其一是富国,即经济改革;其二是强兵,即军事改革。这里我主要说说军事改革。

军事变革,主要可以归纳为五个方面:

其一,保甲法。

保甲法有两大目的,一个是训练民兵,另一个是防止百姓造反。具体措施是这样的:十家为一保,五十家为一大保,十大保为一都保。每家若有两个男丁以上的,抽一人为保丁。实际上就是组建民兵或地方治安队,是维系地方治安的重要力量。

其二,保马法。

马匹在古代是重要的战略***。宋代马匹主要是由官府牧监饲养,不仅成本高,而且不能满足需求。保马法就是由百姓代官家养马,每户可养一到两匹。养马者可免交一部分租税,但如果马死了,则需赔偿。

其三,裁兵法。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唐朝历史知识普及ppt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唐朝历史知识普及ppt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标签: 木兰 柔然 王安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