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明朝的统治材料题目,明朝的统治选择题及答案

kodinid 63 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历史明朝统治材料题目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历史明朝的统治材料题目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明朝的统治点?
  2. 明朝统治措施?
  3. 指出明长城的起止点及防御对象?
  4. 明朝的明字前面应该加一个什么字可以比较好的评价明朝?

明朝的统治点?

加强中央集权。

1.明朝是我国封建社会中央集权制度空前强化的时期明太祖通过废除行中书省,设立直属中央的三司,废除丞相,撤销中书省,由六部分理朝政,大大提高皇权,奠定了明朝君主专制集权政治体制的基本格局。这些措施具有不同于前代的明显特点,其作用一方面巩固了明王朝的统治,创造了比较安定的政治局面,另一方面也给明朝的统治埋下了危机。

历史明朝的统治材料题目,明朝的统治选择题及答案-第1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2.设置特务机构,即锦衣卫,又叫东厂!

3.颁布《大明律》,提出“重其重罪,轻其轻罪”。律法中又一历史性突破是首次设置了经济立法,使经济类犯罪有法可依!

4.八股取士是此时教育的模式。这是明代科举考试的重大变化,是君权加强在思想文化方面的体现。明朝规定,科举专取“四书”“五经”命题,并以宋儒朱熹的《四书集注》为依据,不能随意发表自己的见解,所谓“代圣贤立言”。行文格式有严格规定,文章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部分组成,体用排偶,谓之八股文。这种高压专制、严格控制的奴化训练对中国的思想文化、科学技术的发展造成严重阻碍,但又是考试向标准化的重要发展。八股取士的目的是要拿思想上的统一来维护政治上的统一。

历史明朝的统治材料题目,明朝的统治选择题及答案-第2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明朝统治措施?

1废除丞相,加强君权。明太祖废除丞相,由六部分理朝政,六部最高长官尚书直接对皇帝负责。

2.

八股取士。

历史明朝的统治材料题目,明朝的统治选择题及答案-第3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3.

在地方设三司。明太祖废除行中书省机构,在各地设立三司,分掌地方的行政(布政司)、司法(按察司)、军政(都司),三司直接隶属中央。

4.

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加强对官吏的监视和对人民的镇压。

指出明长城的起止点及防御对象?

明长城的起止点东起鸭绿江畔辽宁虎山,西至祁连山东甘肃嘉峪关。

从东向西行经辽宁、河北天津北京山西、内蒙、陕西、宁夏、甘肃、青海十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一百五十六个县域,总长度8851.8公里。

明长城是明朝在北部地区修筑的军事防御工程,亦称边墙,明长城用材与秦长城相似,而区别于汉长城、清长城。明朝在“外边”长城之外,修筑了“内边”长城和“内三关”长城。

“内边”长城以北齐所筑为基础,起自内蒙古与山西交界处的偏关以西,东行经雁门关、平型诸关入河北,然后向东北,经涞源、房山、昌平诸县,直达居庸关,然后又由北向东,至怀柔的四海关、与“外边”长城相接,以紫荆关为中心,大致成南北走向。

“内三关”长城在很多地方和“内边”长城并行,有些地方两城相隔仅数十里。除此以外,还修筑了大量的“重城”,雁门关一带的“重城”就有24道之多。明长城属于明太祖所设的北方三道防线的最后一道。

明朝建立以后,退回到漠北草原的蒙古鞑靼、瓦剌诸部仍然不断南下骚扰抢掠;明中叶以后,女真族又兴起于东北地区,也不断威胁边境的安全。为了巩固北方的边防,在明朝的200多年统治中几乎没有停止过对长城的修筑工程。故明长城的防御对象是北元、蒙古、瓦剌和女真的南下。

明朝的明字前面应该加一个什么字可以比较好的评价明朝?

刚明,明朝(1368年―1644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王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是历史上唯一一个通过农民起义并一统天下的皇帝,深知底层百姓的疾苦,在位期间,严打贪官污吏,贪赃枉法之徒。大明王朝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不割地,不赔款,不和亲,不妥协,不退让,历代皇帝都是硬骨头,哪怕是末了皇帝崇祯,当闯王李自成攻破都城,崇祯亲自手刃皇族至亲,然后跑到煤山自缢,留下遗言“朕死无面目见祖宗,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无伤百姓一人”。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历史明朝的统治材料题目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历史明朝的统治材料题目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标签: 明朝 长城 统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