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唐朝李汉简介和历史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唐朝李汉简介和历史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唐宋八大家的首位作家?
唐宋八大家之首是韩愈,他是我国唐代著名的文学家,也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除了韩愈之外,唐宋八大家的其他七位分别是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他们又被称为“唐宋散文八大家”。
韩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韩文公”。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
贞元八年(792年),韩愈登进士第,两任节度推官,累官监察御史,因论事被贬阳山。历都官员外郎、史馆修撰、中书舍人等职。元和十二年(817年),出任宰相裴度的行军司马,参与讨平“淮西之乱”。其后又因谏迎佛骨一事被贬至潮州。晚年官至吏部侍郎,人称“韩吏部”。长庆四年(824年),韩愈病逝,年五十七,追赠礼部尚书,谥号“文”,故称“韩文公”。元丰元年(1078年),追封昌黎伯,并从祀孔庙。
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一生著述颇丰,文学造诣极高,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后人将其与柳宗元、欧阳修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在旧《广东通志》中被称为“广东古八贤”之一。他提出的“文道合一”、“气盛言宜”、“务去陈言”、“文从字顺”等散文的写作理论,对后人写作极有指导意义。著有《韩昌黎集》四十卷,《外集》十卷,《师说》、《进学解》、《顺宗实录》等。
韩愈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继承先秦两汉散文传统,反对专讲声律对仗而忽视内容的骈体文。韩愈文章气势雄伟,说理透彻,逻辑性强,被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时人有“韩文”之誉。韩愈的作品非常丰富,现存诗文700余篇,其中散文近400篇。其赋、诗、论、说、传、记、颂、赞、书、序、哀辞、祭文、碑志、状、表、杂文等各种体裁的作品,均有卓越的成就。
门人李汉曾编其遗文为《韩愈集》四十卷,今有《韩昌黎集》传世。
韩愈诗歌的特点是什么?有什么影响?
韩愈的诗承袭杜甫,是现实主义诗人。他为了不落俗套,更好地突出自己的风格,所以在诗句中用字常常讲究冷、硬、涩、狠、险等,有“杜甫左倾主义”(这是我自己说的)色彩。同时代的李贺、孟郊、贾岛等人,也差不多这样。韩愈学养深厚,诗作偶尔刻意炫技,有时诗很短,却频繁换韵,有时诗很长,却故意一韵到底,令人几欲窒息。有人说韩诗不若韩文,我却认为其诗骨多味足,类似***子,大可咀嚼也。。。。。
韩愈不愧是唐宋八大家之首,绝对是少见的文学人才,他不仅在文学的发展上承担了中流砥柱的作用,而且在唐朝的政治上,最后做到了三品大员,政绩斐然。但他的最重要的贡献还是在文学的引领上。他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大力提倡儒学,继承并发扬了儒家思想。他还有一个趣闻,就是帮贾岛解决了困扰已久的那句名作:僧敲月下门。
韩愈提倡文以载道,是古文运动的领袖,
1.韩愈散文风格从总体上说体现了气势磅礴,汪洋恣肆,自由奔放,感情充沛的特点。皇甫湜说他:“茹古涵今,无有端涯,浑浑灏灏,不可窥校”,苏洵说:“韩子之文,如大江大河,浑浩流转。”
2.艺术手法主要体现在说理、叙事、言情上,三者在不同文体中虽有偏用,却也常有交融。其论说文观点鲜明,辞锋犀利,气势宏伟,说理透辟,逻辑性很强,感情强烈。其记叙文常常***用叙事为主,兼以议论和抒情的手法。3.在文以明道的信念之下,韩愈写了一系列出色的文章。这些文章的特点之一是“发言真率,无所畏避”,或“鲠言无所忌”,也就是敢于讲话,而且敢讲真话。这个特点是和他积极的政治态度分不开的。他的几篇奏疏都是敢于揭发事实,敢说“群臣之所未言”的话。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唐朝李汉简介和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唐朝李汉简介和历史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