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扬州历史上的明朝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扬州历史上的明朝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明末扬州有多少人?
元末战乱,扬郡人口锐减,1376年为57万人。明末清初的战乱又使扬州人口下降,雍正六年(1728年)扬州府领7县,仅有25万人。此后,清王朝实行一系列有利于人口发展的政策,使人口猛增,嘉庆十三年(1808年)突破300万人。
明朝扬州府范围?
行政区划
府治江都县(今扬州市广陵区、邗江区、江都区3区);
直辖3县:
江都(今扬州市广陵区、邗江区、江都区)
仪真(今仪征市)
泰兴(今泰兴市)
领3州:
高邮州 辖2县(宝应县,兴化县)
泰州 辖1县(如皋县)
通州 辖1县(海门县)
明清时期扬州城多大?
5.09平方公里老城区,有丰富的人文景观和众多的文物古迹:147处文物保护单位、30多处私家住宅园林,而扬州漆器、玉器、雕版印刷术、扬州的“三把刀”、扬州学派、扬州八怪也都声名远播。
清军入关后,为何制造扬州十日、江阴三日、嘉定三屠的惨案?
别张嘴闭嘴清朝制造,很多屠城事件都是投降的明军干的。不但朝廷不知道,而且负责监督的八旗军也不知道。屠城完毕以后,明朝投降军队把此事上报以后清朝朝廷和八旗军才知道有屠城这回事。
《聊斋志异》中,作者蒲松龄,明末清初人,就有几篇关于记录明清交替的小说,说的是平民百姓骨肉亲情悲欢离合,侧面是大时代的改变。清兵每攻入某地,是随意***掳掠抢劫,社会就重新分配的,可随便抓人作奴隶,汉人不论贫富男女,均视作战利品,捉了作奴隶再卖出十分正常。田产大宅都是胜利者的。他的作品能避过清朝的“审查”,留存到今,证明满清对捕杀***卖奴隶这些事不以为然,在东北与明朝开战时期,就搞干净了东北的明人,太普通了,正常不过。
明朝未年朝庭腐朽官场黑暗,人民苦不堪言民不聊生。农民起义,风起云涌。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祯帝煤山自缢。山海关吴三桂降清,清军就此入关。豫亲王多铎率领清军攻打扬州,南明师史可法带领军民誓死守卫。对于清军的招降,史可法严词拒绝。多铎恼羞成怒,令清军不惜一切代价攻城。城里军民拼命抵抗,城墙下尸体越聚越多,清军踏着尸体攻上城墙。攻进城的清军,全部杀红了眼。扬州城血流成河,尸体遍野。明朝一代愚忠史可法,壮烈殉国。可怜富甲天下的扬州城,被屠城十日成为了一座死城。明王朝为什么会亡?亡就亡在了官府的腐朽之上。历史是一面明镜,***是多么的可怕危害是多么的严重!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扬州历史上的明朝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扬州历史上的明朝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