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高中历史明朝海上势力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高中历史明朝海上势力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明末被称为海上之王的是谁?
海上大王 ——郑芝龙
郑芝龙(1604年4月16日-1661年11月24日),福建泉州南安石井镇人,民族英雄郑成功之父。是明末清初东南沿海台湾及日本等地第一大海盗。
郑芝龙:
明末清初历史人物
明末清初日本第一大海盗
抗荷英雄
郑芝龙(1604年4月16日-1661年11月24日),祖籍光州(今河南固始),字飞黄(一说字飞龙),原名一官,天主教名尼古拉,福建泉州南安石井镇(今福建泉州南安石井)人,明末清初东南沿海台湾及日本等地第一大海盗,最大的海商兼军事集团首领,先后归附明清两朝为官。
郑芝龙在17世纪中国明朝海禁与世界海权勃兴的时代的背景下,以民间之力建立水师,周旋于东洋及西洋势力之间,并于1633年在泉州金门岛的料罗湾海战中成功击败西方海上势力,在郑和船队退出南中国海200年后,重夺了海上主导权,是大航海时代东亚海域举足轻重的人物。
郑芝龙对历史的其他影响还有作为先于荷兰人的,和李旦和颜思齐等人及部众在台湾建立基础,为汉人移台的主要据点。并为其子郑成功留下强大海上基业,郑成功以此资本抗清,并在南京兵败后以海上武力成功驱逐荷兰人,***。
郑芝龙,是中国历史上不多见的身兼商、盗、官三种名分与经历的奇人。在海上拼搏几十年,演出独具特色的三部曲:早年离乡背井闯世界;继而当海盗,兼营海商,亦商亦盗;最后由盗而官,亦商亦官。
他从事海商活动范围广泛,从海上到陆地,从国内到国外,同葡萄牙人、西班牙人、荷兰人有过接触。
在海外商业竞争中,他善于经商,大获其利,成为富可敌国的大海商。
当海盗时,他拥有千艘舰船与十万部众,入仕明王朝后控制各种海船万艘,能号集大海船三千艘,可称之为世界史上第一个船王。
郑芝龙
是郑芝龙。郑芝龙是福建泉州南安石井镇人,民族英雄郑成功之父,是明末清初东南沿海台湾及日本等地第一大海盗,明末,郑芝龙率领武装船队纵横海上,冲击闭关锁国的明王朝,屡败官兵,击退荷兰殖民者。
当海盗时,郑芝龙拥有千艘舰船与十万部众,在海外商业竞争中,他善于经商,大获其利,成为富可敌国的大海商。
明朝有印度洋出海口吗?
实际上这六个宣慰司管辖的地方包括了现在的缅甸全境和老挝、泰国部分地区,这块地方应该说是中国梦寐以求的印度洋最佳出海口,因为它直通印度洋,光线充足。温度时与降水量大而且他土地平旷。而且还有两条直通印度洋的大江有利于发展港口,在各种具备的条件下,为明朝提供了海上控制权。只是好景不长,当到手的鸭子又飞了。
唐宋元明清中国外贸大港是哪里?
唐宋元明清中国外贸大港是哪里?
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中国三大著名港口;
分别是、广州港、宁波港。
01.泉州港
我国古代最大的港口是“刺桐港”,是现在的泉州港。泉州港距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在元代时期的时候成为了世界上的第一大港、与埃及亚历山大港齐名,联合国唯一认定的“海上丝 绸之路起点”,名气遍布全球,被誉为“东方第一大港”。
泉州港位于泉州市东南晋江下游滨海的港湾,北至泉州湄洲湾内澳,南至泉州围头湾同安区莲河,港口***优越,海岸线总长541公里 ,大小岛屿208个,规划可开发的港口自然岸线113.7公里,其中深水岸线57.2公里,是福建省三大港口之一。
《马可波罗游记》里认为可以与亚利山大港齐名,甚至更加宏伟。正是这座港口,宋元时期给泉州带来了“市井十洲人”、“涨海声中万国商”的繁荣景象.
02.广州港
唐代中后期开始,由于中原战乱,经济重心开始南移,海上丝绸之路逐渐取代路上丝绸之路,成为中外贸易交流的主要通道。当时,中国与南洋和波斯湾地区的定期航线都集中于广州港,而这条航道途经南海、印度洋、波斯湾、东非和欧洲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是当时全球最长的远洋航线。“广州通海夷道”也从此扬名,之后很长一段时期里,“广州通海夷道”(即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范围几乎覆盖了当时大半个地球的人类历史活动,成为了古代东西方文化经济交流的重要载体。
直到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进入了极盛时期,广州为中国唯一的对外贸易大港。作为中国海上丝绸之路从古自今最重要的港口,广州可以说是世界海上交通史上唯一一个延续超过2000多年历史而长盛不衰的超级大港,因此,广州也被誉为“历久不衰的海上丝绸之路东方发祥地”。
03.宁波港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高中历史明朝海上势力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高中历史明朝海上势力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