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泉州明朝历史程姓官员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泉州明朝历史程姓官员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汉字拼音源于什么时代?
很高兴回答您提出的“汉字拼音源于什么时代?”的问题。要回答汉子拼音源于那个时代的问题,说来话长。
大概在20世纪初期,中文主要的音译系统是由19世纪中叶时英国人威妥玛创建的威妥玛拼音系统,这个系统是一套用于拼写中文普通话的罗马拼音系统。
中国民族知识分子***用拉丁字母设计汉语的注音最早可以追溯到1906年朱文熊的《江苏新字母》和1908年刘孟扬的《中国音标字书》,还有1926年的国语罗马字和1931年的拉丁化新文字。所有这些汉字拉丁化方案都为汉语拼音的制定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1936年埃德加·斯诺访问陕北时,得知徐特立正在苏区进行汉语拉丁化拼音方案的试验,并称这套方案基本能满足汉语拼音化的改革。此事被记入了《西行漫记》一书,这套拼音方案也成为1949年建国后中国大陆文字改革的基石之一。
根据******关于制定民族形式的汉语拼音文字方案的指示,中国文字改革研究委员会从1952年3月开始了以制定汉字笔画式拼音方案为主的研究工作。
1954年10月,周恩来提议设立“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并指示:拼音方案可以***用拉丁化,但是要能标出四声。
在试制民族形式的汉语拼音方案前后,1950年到1955年,全国各地和海外华侨共633人寄来了655个汉语拼音文字方案,文字改革研究委员会从中选择了264种,编印成《各地人士寄来汉语拼音文字方案汇编》两册,作为制定汉语拼音方案的重要参考资料。
汉语拼音文字方案大致有这样几种形式:汉字笔画式、拉丁字母式、斯拉夫字母式、几种字母的混合形式、速记式、图案式、数字形式。
1956年9月26日,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主任吴玉章在中国***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作《关于中国文字改革问题》的发言。发言指出,汉语拼音方案,***用罗马字母,这是确定了的。因为拉丁字母是现代大多数的民族语言中所公用的字母,并且是为中国知识界所已经熟悉的一种字母。……拼音方案,在目前主要的用途,是为了给汉字注音和用作教学普通话的工具。
总之,汉语拼音(Chinese phonetic alphabets,Chinese Pinyin),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汉字注音拉丁化方案,于1955年—1957年文字改革时被原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现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汉语拼音方案委员会研究制定。该拼音方案主要用于汉语普通话读音的标注,作为汉字的一种普通话音标。2012年10月1日,新汉语拼音正词法规则正式实施的。
谢邀!汉语拼音起源很早。这其中的过程也很复杂,涉及到古今中外。本人不是专家,只在这里把查到的资料与大家分享:
明朝末年西方传教士来中国传教,为了学习汉字,他们开始用拉丁字母来拼写汉语。 1605年,意大利耶稣会传教士利玛窦(Matteo Ricci,1552-1610)应用他和另外几位传教士拟订的用罗马字给汉字注音的一套方案写了4篇文章,送给当时的制墨专家程君房, 由程君房编入所著墨谱《程氏墨苑》中。4篇文章的前3篇都宣传天主教教义,由教会单独合成一卷,取名《西字奇迹》,***本现存罗马梵蒂冈教皇图书馆(在中国,习惯上把上述 4篇文章称作是《西字奇迹》 这是最早用拉丁字母给汉字注音的出版物,比“小经”用***字母给汉字拼音稍晚,“小经”(又名“小儿经”、“小儿锦”)大概是最早用字母文字给汉字拼音的尝试。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泉州明朝历史程姓官员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泉州明朝历史程姓官员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