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历史上的李广,唐朝的李广是谁

kodinid 29 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唐朝历史上的李广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唐朝历史上的李广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与李广有关的诗句有哪些?
  2. 李广是如何成为汉代将军中第一知名人物的?

与李广有关的诗句有哪些?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这是唐朝诗人卢纶(748—798或799)写《塞下曲》,这首诗写得如此有英武之气.可是这首诗写得不是唐朝的将军而是赞美汉朝的飞将军李广的诗篇.

卢纶还有一首怀念李广的诗“李陵甘此没,惆怅汉公卿.”不止是他怀念李广,还有很多唐朝的人都怀念飞将军李广.

唐朝历史上的李广,唐朝的李广是谁-第1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王昌龄(698—757)《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高适(702—765)《燕歌行》:“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严武(726—756)《军城早秋》:“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唐朝历史上的李广,唐朝的李广是谁-第2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若飞将军李广还在,胡人哪能度过阴山?

如果当年的飞将军李广还在,将士们哪能征战那么艰苦?

多么希望飞将军李广在呀,杀得那些胡人匹马不留……

唐朝历史上的李广,唐朝的李广是谁-第3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王勃滕王阁序》“时运不济,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李广是如何成为汉代将军中第一知名人物的?

李广本是名将之后,他的祖上是秦朝名将李信。李信在秦始皇时代,是秦始皇最为倚重的名将之一,他曾率领士兵击败过太子丹,后被项羽的祖父项燕***。

李广遗传了李信的优良血液,早在汉文帝朝时,十多岁的李广就参军了。那时候的李广和匈奴作战十分英勇,汉文帝曾经这样说李广,“惜乎,子不遇时!如令子当高帝时,万户侯岂足道哉!”意思就是说,李广出生的不是时候,要是生在刘邦时期,封个万户侯,那简直容易的很。

到了汉景帝时期他被提拔为骑郎将,驻守在陇西继续和匈奴作战。这期间李广经常和匈奴打游击战,但是规模不是很大,没有造成多大的影响

李广真正立大功是从跟随周亚夫平叛吴楚七国之乱开始的。那时候,李广是身先士卒,杀入吴军当中,他的英勇感染了身后的士兵,把吴军打了一个落花流水,吴广还亲自夺下了吴国的军旗。

这次李广立的功劳很大,全体将士也是有目共睹。但是事后他并没有被汉景帝封为侯,原因就是他作为中央汉景帝的臣子,擅自接了汉景帝的弟弟梁王刘武的将印。这在汉景帝看来是不容原谅的,梁王刘武本来就和汉景帝有矛盾。在这时候你李广竟然擅自听梁王的命令,难道梁王让你带兵来攻打我,你也会跟随吗?

这件事汉景帝对李广是不封赏也不处罚,李广第一错过了封侯的机会。

虽然汉景帝没把李广封侯,但是李广的英勇汉景帝还是深知的。他又把汉景帝安排到了边境对抗匈奴。这期间李广曾率领不足一百人的队伍,深入匈奴腹地,被匈奴主力保卫过。但是凭着李广的大胆以及和匈奴人玩心理战术,最终,李广带着这些人逃脱了。

因为他是唐朝捧起来的,当年李世民父子可是认他做祖宗的!上行下效,想求功名不得先从大老板的祖宗开始捧起!(李渊的汉族出身曾经受到过质疑,认李广为祖不但可以有一个相对荣耀的祖先,而且进一步为明确自己汉族血统合法入主中原找到了依据)唐朝那么多大牌“网红”一起打赏,想不红,可难!

李广虽然不能封侯,但是他却是西汉抗击匈奴最知名的将领之一。李广的家族世代为将,他年轻的时候就成长于军旅之间,从汉文帝到汉景帝,再到汉武帝,用他自己的话说,自从汉朝与匈奴作战,每一战他几乎都参与了。跟卫青,霍去病相比,李广属于早期的抗击匈奴的将领,他的作战思想跟卫霍比起来比较保守,因为文帝景帝时期主要是防御策略。相比之下,卫青,霍去病的战术属于汉武帝的大胆进攻策略。在汉景帝时期,李广历任过边境七个郡的太守,与匈奴作战基本就是他的生活常态,因为他作战勇猛,精于骑射,因此他在匈奴人中的名声也特别响亮。李广在匈奴人中的名声是打出来的,所以司马迁评价李广说“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但是李广在作战中虽然勇猛,但是却很少能立大功。他的优点是自身的武艺高强和善待士卒,由于他对下属约束比较宽松,能够与士卒一起吃苦,所以士卒都愿意跟他,也愿意为他效死力。这也是他名声较好的另外一个原因,那就是在士兵中间有着很好的名声,士兵民选最佳上司的话,李广应该会当选。他的缺点是不能着眼于大局,而且比较冒失,喜欢个人英雄主义。所以虽然参加了很多战役,但是总是没有立过大功,就像一个游击队一样,战斗成果有限,甚至多次迷路。李广生平最大憾事就是不能封侯,虽然在边境驻守多年,跟匈奴人也打出了名声,但是那个时期毕竟是防御为主。在景帝时期,李广离封侯最近的一次可能是平定七国之乱,李广在与吴楚联军的作战中夺取了叛军的军旗,立了大功,但是因为梁王赐予他将军印,所以景帝没有再封赏他。

漠北之战时李广想抓住这最后一次立功的机会,因为这时李广已经60多岁,而且漠北一战之后可能多年内都不会再有大战。匈奴的领地可以分为“漠南,漠北,河西”三个区域,这个时候漠南和河西已经在汉朝手中,匈奴人退到漠北,只是时常轻装到漠南来侵扰汉边。匈奴单于想要引诱汉军长途跋涉到漠北进行决战。汉武帝最终决定派卫青,霍去病兵分两路,深入大漠,寻找单于主力进行决战。李广主动请缨,想作为前锋参战。汉武帝经不起李广的一再请求,所以分他为前将军,但是暗地里又嘱咐卫青,不要让李广去打前锋,他年纪大了,作战又运气不佳。于是卫青就让前将军李广去东路,而让中将军公孙敖作为前锋。李广不服这样的安排,在没有跟卫青说明的情况下,赌气而走。最终李广因为没有向导而迷路,没有能够参与战斗的李广在事后又生气又惭愧,拔剑自刎。

一、李广实力是的,这个要承认。但他的名声远远超过他的实力,同时期的将军们,如卫青、霍去病、周亚夫等,都比他厉害多了去了,更不要提汉代的开国将军们了,比他厉害的就更多了。

二、李广为什么知名度这么高呢?

是因为有历代文人的吹捧和宣传!积累到今天,知名度和美誉度都很高。

有点类似末代君主的罪过,后人不断增加,积累到今天,越来越黑!

三、文人们为什么会吹捧和宣传李广呢?

是因为司马迁在《史记》中专门为李广立传,记录了他很多故事,在修辞方面甚至艺术化处理,成为传奇故事。

四、司马迁为什么对李广这么好呢?

因为司马迁曾经在李广帐下效力,受过李广的恩惠;而且司马迁与李广的后人交好,自然会美化朋友的先祖了。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唐朝历史上的李广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唐朝历史上的李广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标签: 李广 匈奴 汉景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