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唐朝萧关古道之战历史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唐朝萧关古道之战历史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萧关古道介绍?
萧关古道不是一个点应该是一个带。
广义的萧关道,即汉唐丝绸之路东段北道,是中原通西域的交通要道,是历史上农耕文化与草原文化的“结合带”。萧关古道大致走向,是由长安出发,沿泾河过固原、海原,在靖远县北渡黄河,经景泰直抵武威。泾水、清水河谷地,是萧关古道的载体。固原北去的线路还应包括灵州道,习惯上也把它包括在萧关道范围之内。
汉武帝元封四年开通的著名的回中道是汉代以后通往西北的丝绸之路的干道,也成为萧关古道衔接和延伸的一条永久性大道。它是当时由中原出塞的北部雄关,唐以前“萧关道”的称谓已约定俗成。初唐时,萧关道不仅是这条丝绸之路古道的代称,而且***以萧关道命名,专设大总管,委以行政职能,全面负责萧关道的军事防御。因此,萧关道之称,自然与秦汉萧关有一定的承袭关系,是有历史渊源的。在唐人的诗集里,已有不少写萧关道的诗。
历史上的“东潼关、南武关、西散关、北萧关”已经奠定了一个“四塞之固”的关中地理框架,拱卫着数朝古都长安城。而雄据“四塞”之北的萧关,成为秦汉时最北端、最早、最重要的关隘,萧关古道就是依陇山、穿过黄河进入河西的,沿途以清水河谷地相伴。山(六盘山)水(清水河)依偎的空间,成为秦汉以后萧关古道的原形。追溯历史,我们不难发现,古人早在数千年前就已经在开辟和利用这个空间。
萧关古道是拱卫关中的门户,是控扼中原通往塞北乃至西域通道。萧关是历史著名关隘,为秦汉时期四大名关之一,它属于“东函谷、南武关、西散关、北萧关”四关之一,四关之内称为“关中”。固原市泾源县大湾乡瓦亭村是“萧关”旧址,也称“驿藏关”,是汉唐以来雄踞西北地区的重要关隘之一,有险隘“铁瓦亭”之称。
函谷关与另外三大古关?
函谷关位处于洛阳至西安古道中间的崤山至潼关段,多在涧谷之中,深险如函,顾名函谷,另外三大古关分别为萧关,散关和武关。当时秦国所在地是被秦岭黄河拱卫的关中平原,被称为四塞之地,意思就是有这四个关隘,你把这四个关守住了,谁也进不来。
关中的北大门萧关,到底在哪里?
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出塞复入塞,处处黄芦草。
这是唐代著名边塞诗人王昌龄所写的《塞下曲四首》之一,这里的萧关在古代声名赫赫。
萧关的名气可能没有玉门关、嘉峪关那么大,实际上却是古代关中四关之一,北出长安的第一关隘,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是丝绸之路上的要冲。
按照《史记》的记载,东函谷关、南武关、西大散关与北萧关,这四大关隘是古代关中之地的四个主要门户,其中的萧关,也被称作是汉萧关。
《庆阳府志》:萧关在城西北二里!就是在如今甘肃庆阳环县境内的秦长城还有与古代萧关道的交汇之处,那里就是萧关的所在位置,不过汉朝的萧关则在宁夏固原一带。
说起萧关,不得不说的就是古代萧关古道,从先秦时代开始,萧关古道就是关中与北方的主要交流通道之一,这里也是宁夏河套平原一带的门户要冲。
的确!按照题主所问,萧关至今都没有公认的方位。萧关有许多种说法,如陇山关说、瓦亭关说、三关口说、硝河城说、开城说、古城说、固原城北十里铺说、海原县石硖口、同心县的红古城、环县说等。如果非要纠结萧关的具体地址,那么大福读史只能回答:萧关是历代王朝西北边防要地,它的设置是随着匈奴、突厥、吐蕃、党项、蒙古等不同族群的入侵路线而选择的,但是大致都跳不出两大通道。
抛开萧关的具体设置地,关于以上萧关的争议地,如果翻来地形图,再将其代入的话,你会发现他们普遍都分布在四个地区附近——环县,平凉,固原,同心。实际上,这四个地方都处在陕北高原的河谷中。固原、同心位于清水河谷,平凉位于泾水河谷,历史上的汉萧关、唐萧关、宋萧关都位于此一路;环县则位于泾水河上游的马莲河河谷,这也是历史上秦萧关的遗址所在地。
对比马莲河一路,清水河—泾水一路则更为重要。依照图中所示,六盘山以西、同心——环县以北自古为少数民族的聚集地。一者:六盘山以西方向的少数民族若要入侵关中,则必须经过清水河与泾水和连接之处,然后他们或者顺着泾水直达关中、或直下陇县到达今凤翔地区(西汉时的回中宫即在陇县之北,故而人们又把自陇县至凤翔的通道称为回中道)。
二者:同心——环县以北的少数民族若要入侵关中则经常会经过清水河流域,他们所看重的即是清水河河谷水草丰美,地形开阔有利于骑兵奔驰。当然,环县一路亦是防范之一,但是相对而言就显得比较难行。历史上无论是汉时的匈奴、唐时的突厥和吐蕃、宋朝时的西夏党项都偏向走清水河——泾水或六盘山——泾水或六盘山——回中道。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唐朝萧关古道之战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唐朝萧关古道之战历史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