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明朝时期河北历史文化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明朝时期河北历史文化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明代河北行政划分?
一共是九府,2个直隶州。
一,顺天府,下辖县 大兴县、宛平县、良乡县、固安县、永清县、东安县、香河县,下辖散州 通州、霸州、涿州、昌平州、蓟州。
二,保定府,下辖县 清苑县、满城县、安肃县、定兴县、新城县、雄县、容城县、唐县、庆都县、博野县、蠡县、完县、遂县。下辖散州 祁州、安州、易州。
三,河间府,下辖县 河间县、献县、阜城县、肃宁县、任丘县、交河县、青县、兴济县、静海县、宁津县,下辖散州 景州、沧州。
四,真定府,下辖县 真定县、井陉县、获鹿县、元氏县、灵寿县、藁城县、栾城县、无极县、平山县、阜平县、行唐县,下辖散州 定州、冀州、晋州、赵州、深州,
五,顺德府,下辖县内丘县、任县、邢台县、平乡县、巨鹿县、广宗县、唐山县、沙河县、南和县。
六,大名府,下辖县 元城县、大名县、魏县、南乐县、清丰县、内黄县、濬县、滑县,下辖散州 开州 。
七,广平府,下辖县 永年县、曲周县、肥乡县、鸡泽县、广平县、成安县、威县、邯郸县、清河县。
八,永平府,下辖县 卢龙县、迁安县、抚宁县、昌黎县,下辖散州 滦州,
九,宣府,下辖 怀安卫(今怀安县、阳原县)、万全左卫(今万全县)、万全右卫(今张北县南)、宣府三卫(今宣化区)、龙门卫(今赤城县西南)、怀来卫(今怀来县)。
明代河北省叫什么?
明代的河北省在当时被称为直隶省。直隶省在明代是一个重要的行政区划,相当于如今的河北省和河北省境内的一部分地区。直隶省下设有许多州县,是明代政治、经济和文化的重要中心之一。
北直隶
直隶省,简称“直”,省城为保定。明朝时称北直隶,清顺治二年(1645)改称直隶,康熙八年(1669)称直隶省。 1928年6月20日,经中华民国国民***决定,将直隶省改名为河北省,简称冀,旧京兆区20县并入河北省,北京改名北平,北平、天津划归河北省,北平为河北省省会
河北地区从古至今有没有被水淹过?
从古至今,河北地区确实曾经发生过被水淹的情况。
1、河北地区地处华北平原,水域众多,河流纵横交错,如果降雨过多、降雨集中或者河流泛滥,都有可能导致水淹现象的发生。
2、在历史上,河北地区多次遭受水患,例如明代洪武年间、清朝康熙年间以及现代的部分洪水灾害,如2001年的夏季汛期引发了河北地区的洪灾。
3、水淹不仅给当地居民的生活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也对农田、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等方面带来了严重破坏和困扰。
所以,可以得出,河北地区从古至今确实曾经被水淹过,这是由于地理条件和自然灾害因素导致的,需要***取相应的预防和应对措施。
河北地方戏曲有哪几种?
主要有以下几种:
1、平调,是中国传统戏曲剧种之一,属于河北省地方戏曲剧种之一。“平调”也称为“武安平调”、“平调剧”。
武安平调是古都邯郸土生土长的本土戏曲,流行于冀晋豫鲁交界的冀南(邯郸、邢台及周边各县,北至石家庄)、晋东南(长治、左权及周边各县)、豫北(安阳)、鲁西北(聊城)一带,深受当地群众喜爱。
2、石家庄丝弦又名弦腔、弦索腔、河西调、小鼓腔、罗罗腔、女儿腔等,河北省地方传统戏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石家庄丝弦起源于明末,流传于河北省大部分地区和晋中地区东部及雁北地区。
3、保定老调又称老调梆子,是河北省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戏曲剧种之一,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起初为白洋淀周边农村花会中的俗曲河西调,清道光、咸丰年间已具戏曲雏形。
4、评剧,流传于中国北方,是汉族传统戏曲剧种之一,是广大人民所喜闻乐见的剧种之一,位列中国五大戏曲剧种。曾有观点认为是中国第二大剧种。清末在河北滦县一带的小曲“对口莲花落”基础上形成,先是在河北农村流行,后进入唐山,称“唐山落子”。
5、河北梆子是中国梆子声腔的一个重要支脉,形成于清道光年间(1821—1850),清光绪初年进入兴盛时期。2006年5月20日,河北梆子经***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明朝时期河北历史文化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明朝时期河北历史文化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