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回到唐朝时期的历史,中国回到唐朝时期的历史***

kodinid 27 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中国回到唐朝时期历史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中国回到唐朝时期的历史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哪些诗句是描写重回故乡的情景?
  2. 西游中唐僧取经回到大唐是腾云驾雾回来的,为何回去如此容易?
  3. 为什么唐朝天子要九次逃往洛阳?
  4. 为什么安史之乱后的唐朝仍能据有河套,而新生的宋朝却不能收复?

哪些诗句是描写重回故乡的情景?

回乡偶书二首

唐代:贺知章

中国回到唐朝时期的历史,中国回到唐朝时期的历史事件-第1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其一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中国回到唐朝时期的历史,中国回到唐朝时期的历史事件-第2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其二

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

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中国回到唐朝时期的历史,中国回到唐朝时期的历史事件-第3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渡汉江

宋之问 【朝代】唐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其他:

近乡情更切,不敢问来人.《渡汉江》宋之问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杜甫

西游中唐僧取经回到大唐是腾云驾雾回来的,为何回去如此容易?

您好,我是危楼还望,叹西风。以下是我的回答。

首先我要说一下,唐僧取经返回东土***时是“八大金刚使第二阵香风”将他四人送回去的,不到一天就到了东土***。

当这西行五人(包括天龙马)得道归朝的时候去,已经得道为五圣,需要在一定时间内归位才可以

而归位是有时间限制的,金刚在将取经队伍送到长安之后就建议唐僧,要不然就自己一个人去送回经书,一是怕泄露“吾像”,因为金刚之前说过“我们不好下去”,所以这里应该是包括唐僧徒弟在内的圣者,不好泄露真貌。二是,观音菩萨已经叮嘱过了如来,返程和回到西天只给了他们八天,当他们被用香风送回去时候,已经四天有余了。时间也很赶。他们怕误了期限。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啦,希望能够得到您的认可。

唐僧原是如来佛祖门下第二大***,名叫金蝉子,只因轻慢佛法,被如来佛祖贬到下界修行。

金蝉子经过十世轮回修行,元气一点未泄。到了第十世取名唐僧,如来佛祖有心度唐僧成正果。

由于世间奸恶盛行,阴间鬼魂得不到超度,怨气冲天。而经书可以超度亡魂,早进轮回。经书又能使世人向善,使人的性格和谐宽厚仁慈,需要经书宣言佛法,方能完善解决问题。因此取经的重任如来就交给了唐僧。

唐僧的此时还是凡人,路上艰险多有妖魔鬼怪,又给了唐僧几个得力的徒弟,一个是曾经大闹天空的齐天大圣孙悟空,一个是曾经的天宫的天蓬元帅猪八戒,一个是曾经天宫的卷帘大将沙和尚,都是厉害的人物,特别是孙悟空神通广大机智勇敢,是唐僧取经的最重要的助手。还有变成唐僧坐骑的小白龙,这几个人都是有大错在身,是来将功补过的。

观音菩萨规定取经只能一步步走到灵山,不可以用法术,以显诚意和决心。取经的路上,师徒四人齐心协力,遇到了数不清的困难,也遇到了很多法力高强的妖魔鬼怪的阻挡,凭借着孙悟空高超的武艺和高深的法术,还有可以随时请各路神仙前来帮忙,总算有惊无险的被一一解决了。

师徒四人经过多年艰险的努力,终于抵达灵山取得了真经,完成了如来佛祖的任务,显示了唐僧师徒坚定不移的决心。

如来佛祖封唐僧为旃檀功德坲;封孙悟空为斗战胜佛;封猪八戒为净坛使者;封沙和尚为金身罗汉;封小白龙为八部天龙。师徒四人还有小白龙都成了正果,此时的唐僧已经是神仙了,自然会腾云驾雾了。


这个原因很简单啊,唐僧去往西天取经的时候还是一个凡人,也就是说还在修行的路上,既然是修行,自然没有捷径可走,只能一步一个脚印的走往西天。而唐僧取经成功后在如来佛祖的大雷音寺已经接受了如来佛祖的加封,已经是功德圆满立地成佛了,既然已经是佛了,就不在是凡人,自然拥有了腾云驾雾的本事,所以唐僧取经回***,当然可以直接腾云驾雾了啊


西游记》本来讲的就是唐僧师徒四人一路上历尽九九八十一难,取得真经的故事

一开始唐僧在东土***受观音大士点化,要去西天灵山如来佛祖处取得大成佛法以普度众生。

这个时候唐僧是肉体凡胎,被唐王送出西行是身边仅有代步的白马。

便是后来收了孙悟空、猪八戒、沙悟净三位座下***,本领高强,可以腾云驾雾。但是取经的重任还是得唐僧一步一步走向灵山。

这是因为唐僧本来就是如来佛祖钦定的取经人,是如来佛祖座下第二大***金蝉子转世下凡,乃是为了历练,往后重返天界才会得到重用,所以佛祖给他设下了九九八十一难,少一难都不行。

况且在《西游记》中唐僧是被唐王派出去的,手中持有通关文牒。他必须得一个一个国家地亲自走过去,把通关文牒盖满了各国的印章,才能对唐王有个交代。

经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他历经磨难,才能大彻大悟,成为旃檀功德佛。

而到最后,唐僧已经修成金身,共得圆满。自然可以腾云驾雾返回***。

为什么唐朝天子要九次逃往洛阳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巅峰之一,不可一世的唐帝国统一之后,迅速成为东亚大陆上绝对的象征。唐朝最巅峰时期610多万户,约3700万人,占世界人口将超过20%;领土最大超过1000万平方公里,其直接控制领土深入中亚腹地。

一场安史之乱,使得唐朝迅速衰败, 甚至创下:“天子九逃, 都城六失”的尴尬记录:

1、756年,安史之乱爆发,唐玄宗弃都出逃成都;首都一次失陷;

2、763年,吐蕃入侵关中唐代宗出逃陕州(河南陕县);首都二次失陷;

3、780年,叛军朱泚攻河南,泾原军哗变。德宗闻讯仓皇逃往奉天;首都三次失陷;781年,朱泚叛军,乱事扩大,德宗复奔梁州(今陕西汉中),3年后收复首都;

4、880年,黄巢军到达潼关,唐僖宗和部分后宫狼狈逃出长安;首都四陷;

5、885年,李克用起兵南下,宦官携唐僖宗和后宫西逃凤翔,首都五陷;

6、886年,唐僖宗逃到宝鸡,又南下逃入汉中;

7、901年,李茂贞和朱温混战,唐昭宗逃往凤翔;

不管是否属实,但说明了洛阳的陪都备胎身份,设置陪都备胎洛阳目的就是防止首都长安发生内乱找的备胎,而唐朝帝王去洛阳就是正好发挥了陪都备胎该有的义务的使命。不然要你个陪都备胎干嘛?但是去归去最终长安才是首都,帝王视死如视生死后也得埋在首都长安。


唐朝皇帝有九次逃离国都长安,逃亡终点各不相同,并不是洛阳。那么今天我给大家介绍一下,唐朝,五次逃离国都长安的经历。

一、公元756年,唐玄宗逃离长安

公元755年,爆发安史之乱。唐玄宗在不明前线军情的情况下,一再催促胡将歌书舒翰向叛军进攻,结果导致其部在灵宝陷入安禄山叛军埋伏,几乎全军覆没。

消息传到长安,在杨国忠建议下,6月13日,玄宗携杨贵妃、杨国忠等后宫和少数大臣逃出长安奔向成都。唐玄宗的逃跑路线是

这一路,杨贵妃和杨国忠被杀,李隆基彻底失去权力。

二、公元763年,唐代宗逃离长安

这一年,吐蕃攻入关中,唐代宗仓皇逃往陕州(河南陕县),土蕃军队攻下长安后,大肆劫掠。



三、公元783年,唐德宗出逃长安

唐建中四年(783年)十月,泾原(治泾州,今甘肃泾川北)兵因不满朝廷不给赏赐而在长安发动兵变,史称“泾师之变”,唐德宗出逃奉天(今陕西乾县)。

又一次逃到陕县,三门峡的天鹅湖还好吗?

四、公元784年,唐德宗逃离长安

为什么安史之乱后的唐朝仍能据有河套,而新生的宋朝却不能收复?

前言

河套地区就是现在的内蒙古、陕西、宁夏一带。黄河沿着贺兰山向北,遇到阴山又折回,形成黄河几字形的弯口,故称河套。

唐朝为什么能占有河套地区?唐朝皇帝主要支持势力是关中豪强,初期政治中心放在关中一带。而后为了加强对南方省份的控制,逐渐将政治中心转向了河套地区,对河套地区较重视,控制比较严格。因此,唐朝虽然经过安史之乱,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在地方节度使互相割据的情况下,安史之乱后还占有河套之地。

宋朝为什么没有占有河套地区?宋朝是在五代十国之后的朝代,经历了多年的战乱,元气大伤。另一个原因是宋朝的时候北方先后出现了强大的辽、金王朝,多年战争后河套之地被强敌所占,无力争夺,故失河套之地。

我是春风,欢迎转发、评论、点赞。

一:唐军的战斗力要比宋军要强。

唐强盛时期那样,动辄数十万大军分路出击,打击游牧民族政权赵匡胤建立宋朝之后,为了防止军阀割据情况出现,就***取了重文轻武的政治策略,而且宋朝的都城汴京无险可守,这也让宋朝需要养活庞大的军队来拱卫京师,宋朝的军人几乎变成了一种职业,冗兵冗官的现象也是十分严重,战斗力自然不如唐朝的军队了。

二:唐朝和宋朝的立国基础不同。

唐朝建立朝代之前,有一个短命的王朝隋朝,为他的统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是宋朝立国之前中原大地经历了数十年的分裂,在经过宋太祖赵匡胤和太宗赵匡义两任皇帝的努力,才完成了中原地区的统一。如果宋朝能将河套平原和燕云十六州等地都掌握在自己的手里,那么和游牧民族之间的战争胜负还真不好说?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中国回到唐朝时期的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中国回到唐朝时期的历史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标签: 唐僧 长安 唐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