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明朝历史人物蓝玉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明朝历史人物蓝玉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明朝的开国名将蓝玉是畲族的吗?
蓝玉是畲人的后裔蓝玉(?―1393年),定远(今属安徽定远县)人,常遇春妻弟,明朝开国将领。有胆有谋,勇敢善战,屡立战功。官拜大将军,封凉国公。于***儿海中大破北元,基本摧毁其职官体系而名震天下。洪武十二年(1379年)封永昌侯,洪武二十年(1387年)拜征虏大将军。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拜大将军、凉国公。
明朝蓝玉案始末?
蓝玉案牵连了很多人,甚至宰相李善长也被处死。这些人实际上都是冤屈的,并没有像所说的那样合谋造反。
当然朱元璋也知道真相,但为了给他的儿子扫清障碍,也就这样做了。不过最后他的另一个儿子还是造反成功了。
篮玉案是指朱元璋借以蓝玉谋反的罪名将其诛杀,继而杀戮明代各大功臣的重大历史案件。此次诛杀案发生在洪武二十六年,为明初四大案件之一,因案件牵连而被诛杀的人数超过1.5万。
蓝玉被杀,这跟他的性格和作风是分不开的,他的狂妄自大和任意妄为被朱元璋一直看在眼里,朱元璋对他的行为也是忍了又忍,但是朱元璋并不是一个很有耐心的人。从蓝玉***元祖的老婆,到命士兵打破城墙强行闯入,这两件事已经使朱元璋非常恼火。他把梁国公的梁字改为凉字,蓝玉虽已意识到朱元璋的不满,但是以他的个性是不干点大事是不会甘心的。蓝玉任然我行我素,竟然还把手伸到了兵权上,命自己的亲信为官员,来增长自己的军事。朱元璋对他的其他行为百般忍让,但是如果触及到兵权和统治方面的,那谁也是不会做出半点让步的。
面对蓝玉如此嚣张的行为,朱元璋开始考虑如何处理这个人了。没过多久,蓝玉又做出了一件令人十分吃惊的事情,朱元璋考虑蓝玉为国家做出的贡献,封他为太傅,但是蓝玉并不满意,他竟然在众多人面前大叫,称自己功劳之大为何不能封太师。
朱元璋听到后再也无法容忍,于是在洪武二十六年,锦衣卫以谋反的罪名告发蓝玉,,并在他的府内搜出了近万把武士刀,朱元璋很快就下令逮捕蓝玉,以“谋反罪”将其处死,抄家产,诛三族。这就是蓝玉案始末。
蓝玉案,是指明洪武帝朱元璋诛杀大将蓝玉、继而大肆株连杀戮功臣宿将的历史事件。此为明初洪武四大案之一。
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朱元璋为加强集权借口凉国公蓝玉欲图谋反,大肆株连杀戮功臣名将的重大政治案件。
因蓝玉案被株连杀戮者逾1.5万,当时称之为“蓝党”。洪武二十六年,锦衣卫指挥蒋瓛告发蓝玉谋反,下狱鞫讯后,狱词称同景川侯曹震、鹤寿侯张翼、舳舻侯朱寿、定远侯王弼、东筦伯何荣及吏部尚书詹徽、户部侍郎傅友文等谋反,拟乘朱元璋藉田时发动叛乱。
朱元璋遂族诛蓝玉等,并株连蔓引,自公侯伯以至文武官员,被杀者约两万人。朱元璋还手诏布告天下,并条例爰书为《逆臣录》。
蓝玉作为明朝开国大将,为何最终落到一个“剥皮实草”的地步?
蓝玉,是明朝的开国功臣,他作战勇敢,又有胆略,从而他屡立战功。蓝玉是明朝另一位开国功臣常遇春的妻弟。他北上破元、平定西南。在常遇春去世后,他有多次带领大军,亦多次立下功劳,那时朱元璋对他亦颇为器重。曾拜为大将军、凉国公。但是后来蓝玉不仅被杀,而且又被剥皮实草。
那蓝玉作为明朝的开国大将,为何会落到被杀、剥皮实草的地步呢?
其实就是因为蓝玉功高,因为功高而震主。而朱元璋本来就猜忌心颇强,朱元璋对他开国功臣们的手段也是有名的。同时蓝玉因为功高就居功自傲,行事飞扬跋扈,这样就更加受到朱元璋的猜忌。
再加上随着太子朱标的去世,朱允炆又性格仁弱,朱元璋担心他一旦驾崩,将很难驾驭功臣,于是就提前给朱允炆做准备,扫清道路。最终蓝玉落下剥皮实草的下场。
蓝玉因为屡立战功,受到朱元璋的器重,但是蓝玉因功则傲,他不仅养了很多庄奴,并且又收了很多的义子,这些人可谓是对蓝玉马首是瞻,这让朱元璋颇为猜忌。
同时他因强占民田,被御史查问,而蓝玉却仗势把御史赶走。朱元璋是对功臣手段凌厉,但他同时对贪官手段也凌厉,因为他曾出生贫困,所以朱元璋对民生还是颇为关注的,但是蓝玉强占民田,让朱元璋对他更加生气。
并且蓝玉作为将军手里有兵,这是最主要的,而蓝玉却飞扬跋扈,曾经他打仗回来时,路过一个关地,因为守关之人没有及时给他开门,蓝玉就直接破门而入,可想而知,朱元璋当时的心情。
因为蓝玉的种种行为,让朱元璋颇为猜忌,他们之间的关系也开始有了隔膜,同时蓝玉因为受到朱元璋的责斥,口出狂言怨语则是难免的。
在打仗时期是需要将军冲锋陷阵,但大明建立后,朱元璋就开始加强皇权,不希望武将门继续掌握兵权。因为掌兵权,就对朱元璋构成了威胁。
后来蓝玉就被告发谋反,朱元璋于是把蓝玉打入大牢,之后蓝玉不仅被杀,并且被剥皮实草。因为蓝玉之案,牵连甚广,牵连被杀者达一万五千人。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明朝历史人物蓝玉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明朝历史人物蓝玉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