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秒懂历史明朝的统治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秒懂历史明朝的统治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明朝统治措施?
1废除丞相,加强君权。明太祖废除丞相,由六部分理朝政,六部最高长官尚书直接对皇帝负责。
2.
八股取士。
3.
在地方设三司。明太祖废除行中书省机构,在各地设立三司,分掌地方的行政(布政司)、司法(按察司)、军政(都司),三司直接隶属中央。
4.
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加强对官吏的监视和对人民的镇压。
明清是哪个民族统治的?
明朝(1368年 ―1644年 )是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共传十六帝,享国二百七十六年。建立者是朱元璋,明太祖朱元璋(1328年10月21日-1398年6月24日),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人,汉族,字国瑞,原名重八,后取名兴宗,参加郭子兴军改为现名朱元璋。中国古代政治家,战略家,军事统帅,明朝开国皇帝。
明朝(1368年-1644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封建王朝。清朝(1616年-1912年),是由满族人,在远东建立的国家,它被普遍认为是中国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明朝和清朝常被合称为“明清”。
明清是封建社会由盛而衰的时期,这一时期皇权高度集中,封建专制主义集权加剧,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并缓慢发展,思想受严格控制。
明清时期常被认为是中国社会转型的重要时期,清(清末)朝表现得尤为明显。
1368年,朱元璋推翻了元朝的统治。由于明朝是在反蒙的战争中建立的,这就使得明朝具有非常强烈的华夷之辩”色彩,对周边的少数民族基本都是***取“以夷制夷”,残暴压迫等手段,以至于明朝的疆域基本萎缩在长城以内。周边的蒙古、女真、苗族等不断发动对明朝的战争。如明朝对建州女真的两次“犁庭扫穴”,严重加深了民族仇恨。明英宗也被蒙古俘虏过,蒙古也曾经攻入了北京城。
清朝的建立者是满族,不过其祖先属于女真族。1616年,努尔哈赤基本统一了建州女真和海西女真,重建金国,史称“后金”。1636年,皇太极统一了整个东北,并且征服了漠南蒙古,于是称帝,改女真为满洲,建立清朝。1644年,明朝被李自成推翻,于是多尔衮乘机入关,削平了各大割据势力,统一了全国。后来康熙、雍正、乾隆三代又征服了蒙古、西藏、青海、新疆。
明朝和清朝是中国历史上连续的两个封建王朝,明朝开国皇帝是朱元璋,朱元璋是汉族人,所以明朝是由汉朝统治的。而清朝是由满族首领努尔哈赤,统帅满族人入关,推翻了由李自成帅领的农民起义军推翻明朝,刚刚建立起来了的号称大顺的朝廷,建立了满清王朝。所以清朝是由满族人统治的。
明朝的特点和影响?
1.明朝是我国封建社会中央集权制度空前强化的时期。明太祖通过废除行中书省,设立直属中央的三司,废除丞相,撤销中书省,由六部分理朝政,大大提高皇权,奠定了明朝君主专制集权政治体制的基本格局。这些措施具有不同于前代的明显特点,其作用一方面巩固了明王朝的统治,创造了比较安定的政治局面,另一方面也给明朝的统治埋下了危机。
2.设置特务机构,即锦衣卫,又叫东厂!
3.颁布《大明律》,提出“重其重罪,轻其轻罪”。律法中又一历史性突破是首次设置了经济立法,使经济类犯罪有法可依!
4.八股取士是此时教育的模式。这是明代科举考试的重大变化,是君权加强在思想文化方面的体现。明朝规定,科举专取“四书”“五经”命题,并以宋儒朱熹的《四书集注》为依据,不能随意发表自己的见解,所谓“代圣贤立言”。行文格式有严格规定,文章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部分组成,体用排偶,谓之八股文。这种高压专制、严格控制的奴化训练对中国的思想文化、科学技术的发展造成严重阻碍,但又是考试向标准化的重要发展。八股取士的目的是要拿思想上的统一来维护政治上的统一!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秒懂历史明朝的统治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秒懂历史明朝的统治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