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唐朝文化发展历史简述,新疆唐朝文化发展历史简述

kodinid 65 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新疆唐朝文化发展历史简述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新疆唐朝文化发展历史简述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唐朝在对外文化交流方面有什么突出成就?
  2. 唐朝真实历史档案?
  3. 历史上的新疆是什么朝代开始种葡萄的?

唐朝在对外文化交流方面有什么突出成就

唐朝,国家开放,与国外往来,派唐三藏到印度取真经,设立西域都护府,保护丝绸之路,保护了古代与西方往来贸易的路上之路,沿海开放也与世界其它国家往来交流贸易,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开放发达的中国封建王朝,为中华民族和世界各国历史舞台交流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跟世界互通有无,传播了优秀的中华文化输出,是中华文化与世界交流的榜样

唐朝真实历史档案?

建国前,唐朝历史档案陆续有所发现,尤其是敦煌石窟遗书和吐鲁番文书对于隋唐时期档案内容及其形式的研究具有重大价值。敦煌遗书,是指敦煌藏经洞等处发现的经卷和文书等文献材料。清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五月发现于千佛洞等288号窟(藏经洞),总计约四万余件。

新疆唐朝文化发展历史简述,新疆唐朝文化发展历史简述-第1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自公元1907年起,先后被英人斯坦因,法人伯希和,日人桔瑞超、吉川小一郎,俄人鄂登堡等大量劫往国外。以唐人写本为主,间有刻本。除汉文外,尚有文、藏文抄本。吐鲁番文书(包括西晋唐代档案)出土于新疆吐鲁番东南的阿斯塔纳和哈拉和卓附近的古基群。

20世纪初,英国人斯坦因、俄国人科兹洛夫、德国人勒柯克、日本人桔瑞超等曾对该地墓群进行过盗掘。1959年以来,新疆***尔自治区博物馆、新疆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又在该地区发掘了西晋至唐代中叶墓葬近400座。清理出西晋初年至唐大历年间各种文书数千件。

其中年代最早的为西晋泰始九年(公元273年)(木简),最晚的是唐大历十三年(公元778年),但大多残损不全,内容包括有户籍、手实、记账、受田帐、欠田帐、退田帐、收支文簿、收支历、授官、授勋的告身、审理案件的辨词和录案,租佃、买卖、雇用的契约以及私人的信札等,涉及当地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等各方面,对该地区及唐代的历史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新疆唐朝文化发展历史简述,新疆唐朝文化发展历史简述-第2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唐朝(618年—907年 ),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是公认的中国最强盛的时代之一。 唐朝与当时***帝国并列为世界上最强盛的帝国,声誉远扬海外,与亚欧国家均有往来。 唐朝以后海外多称中国人为唐人

历史上的新疆是什么朝代开始种葡萄的?

葡萄原产于西亚,那么把葡萄带到汉土的是谁呢?有人说是张骞。他奉汉武帝之命出使西域,历经十三年的艰辛才回到汉朝。持此观点的主要有俄国学者布雷特施奈德(1833-1901)等人。据10世纪的中国百科全书《太平御览》记载,“贰师将军李广利征服大宛,携葡萄种归汉。张骞是出使西域并生还归汉的第一人。就像在日本,凡事之始都归结为弘法***一样,西域物品的传入也大都被当作是张骞的功绩。不仅葡萄,还有苜蓿、石榴、核桃,等等,都被认为是由张骞带回中土的。这作为谈资固然有趣,但在《史记》中却没有确切记载。张骞在从西域归来的途中遭遇匈奴,被监禁一年之久。他不是获释,而是乘隙逃走才得以生还。植物***细小易藏,带在身上想要躲过严格的搜身并非难事。不过,又不是什么重要的密信,张骞当然不至于那样用心地保护葡萄***,想必至多是在回到长安之后如此这般地说起葡萄的形状罢了。张骞回到长安的时间公元前126年,而“贰师将军”李广利从大宛凯旋是在公元前101年,前后相距二十五年。如史书所记,张骞归汉后,汉朝与西域的贸易得到发展,规模最大时,一年间往来的使节团多达十几批。使节团的目的多为物品交易,以商人的眼光来看,在这二十多年间,应该不会漏掉葡萄这样的物产。《太平御览》中注明这项记载出自《汉书》。但根据《汉书・西域传》记述,李广利破大宛之后,汉使带回“蒲陶”、“苜蓿”的***,并将其种植于离宫之外。也就是说,带回***的并非李广利,而是那些了解救人质或前往***而被派遣到西域的使节。总之都是李广利远征的成果,所以把葡萄的传入归在他的名下也不为过。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新疆唐朝文化发展历史简述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新疆唐朝文化发展历史简述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新疆唐朝文化发展历史简述,新疆唐朝文化发展历史简述-第3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标签: 张骞 唐朝 西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