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明朝时期历史成语故事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明朝时期历史成语故事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王家班成语故事?
一、悬鹅示众 明朝时,周新担任司法按察使后,一天,有人给他送来一只烤鹅,他坚决不受,但送礼人已经抢先出门了。于是,周新叫家人把烤鹅挂在屋子后面,以后凡是送礼者,他就让家人领着去看那只已经风干了的烤鹅。从此,再没人自讨没趣了。 二、立檄拒礼 康熙19年,于成龙改任直隶巡抚。大名县县官遵循旧习,在中秋节前给他送了一份“中秋礼”。于成龙严词拒收,还特地颁布了《严禁馈赠檄》,通报了大名县县官的送礼行为,并明令所属官员,今后如果发现逢年私送者,“决不宽恕”。
7-10岁儿童成语故事?
《鸣金收兵》
古代军队行军作战都离不开“金”与“鼓”,命令军队行动与进攻就打鼓,即鸣鼓而攻,而命令军队停止或退回就击钲,即鸣金收兵。这种击鼓而攻、鸣金收兵的做法在各个朝代基本上是通行的,到了明朝时,有时也会金鼓齐鸣。
释义:用敲锣等发出信号撤兵回营。比喻战斗暂时结束。
照猫画虎成语故事全集?
明末年间,登州府蓬莱城有个非常出名的画家.他特别喜欢水浒故事,擅长画梁山好汉.这一年他得了重病,临死前只画了梁山一百零七个好汉,只剩下武松没画.他覚得画武松离不开老虎,可他又不熟悉老虎,所以拖到最后.
他咽气之前,把徒弟叫到面前说:徒儿啊,我还有武松打虎没有画,你要在我死后把画完成.你一定要到后山上去找到老虎,看仔细了再动笔.他说完便断了气.
徒弟遵照师傅的嘱咐,带着干粮和防身的刀棍便到山上寻虎去了.可是,他找了数天也没找到,有些灰心丧气.这一天他遇见一个小和尚,说明来意.小和尚听后笑笑说:这有何难,你去找只猫不就行了吗?它俩长得一样.
徒弟说:猫太小了.小和尚说:画大一些不就行了吗?再说,猫还是老虎的师傅呢!你照猫画虎准成.
徒弟觉得有理,就回家找了一只大黄猫,照着样子把虎画成了.他终于完成了任务,画成了一幅武松打虎图,把一百零八位好汉图挂了出来.
有个文人看了后,在武松打虎图边上题词道:佳作名画,一百担八将个个英雄.唯有武二郎误把黄猫作虎.
从此,照猫画虎的故事传开了,成了一句俗语,专门形容那些做事不深入实际,敷衍塞责的人.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明朝时期历史成语故事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明朝时期历史成语故事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