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明朝历史权利最大的皇后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明朝历史权利最大的皇后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大明朝开国皇后?
大明朝开国皇帝是朱元璋,开国皇后当然就是他的结发妻子马皇后,她是当时的滁阳王郭子兴的养女,本名不详,是归德府宿州人。后来朱元璋建立了明朝,册封马氏为皇后。其生卒是1332年-1382年。后世称为明朝孝慈高皇后马氏。
明朝朱瞻基的二个皇后哪个好?
恭让章皇后胡氏,即废后胡善祥。”恭让章皇后“胡善祥(1402—1443年),明宣宗朱瞻基的元配妻,锦衣卫百户胡荣的第三女。胡氏以贤闻名,选为皇太孙妃。明宣宗即位,立为皇后。宣德三年春,被废为道姑。天顺七年闰七月,英宗为其恢复皇后位份,上尊谥曰“恭让诚顺康穆静慈章皇后”,修陵寝,不祔庙。
孝恭章皇后孙氏,孙贵妃,即后来的孙太后。孝恭孙皇后,邹平人,永城县主簿孙忠女。年幼时,因容貌俊美,被诚孝皇后张氏的母亲彭城伯夫人看中,常常入宫说孙忠有个好女儿,遂被选入宫内,当时年仅10余岁,成祖命养在张氏宫中。与宣宗朝夕相处,感情很深。后宣宗(当时为皇太孙)到了结婚年龄,济宁人胡氏,被选为皇太孙妃,孙氏被选为嫔。宣宗即位,册封胡氏为皇后,孙氏为贵妃。
宣德三年(1428年),宣宗废胡皇后,册立孙贵妃为皇后。宣德十年(1435年),宣宗卒,张太后立皇太子朱祁镇为皇帝,尊张太后为太皇太后,孙皇后为皇太后。正统十四年(1449年),明英宗朱祁镇被俘,朱祁钰即位,为景泰皇帝(明景帝)。十二月加上尊号“上圣皇太后”。天顺元年(1457年)正月,英宗复辟为帝,废景泰皇帝为郕王。给孙太后上徽号曰“圣烈慈寿皇太后”。明代后宫的徽号自此开始。
天顺六年(1462年)九月,孙太后崩逝。全谥为孝恭懿宪慈仁庄烈齐天配圣章皇后,附太庙。
按照历史文献记载胡皇后要比孙皇后好。胡皇后贤良淑德,不干预朝政,恪守本分。只因胡皇后没能生育,所以朱瞻基才将生育了朱祁镇的孙贵妃立为了皇后,废掉了胡氏的皇后之位。
胡皇后名义上的儿子朱祁钰在土木堡之变后虽也做了皇帝,但他并不是胡氏所生。且是朱瞻基死后才进宫确立了宗亲。
朱高炽皇后?
明代第四位皇帝的皇后张氏是河南永城人张麒的女儿,洪武二十八年(1395)嫁给十七岁的朱高炽(永乐皇帝长子),旋即被册封为燕世子妃。朱高炽生性仁孝,喜爱诗词,可是身体肥硕,腰腹径数围,不善骑射,因此常使永乐皇帝不高兴。
恰好永乐的次子朱高煦身高体壮,而且在靖难内战中,有几次杰出的表现,于是永乐曾经有立朱高煦为皇储的念头。
张氏在结婚不到三年就替朱高炽生下了一位永乐最宠爱的长孙朱瞻基,也就是后来的宣德皇帝;后来张氏又生了越王朱瞻墉与襄王朱瞻墡。
仁宗诚孝皇后,姓张氏,永城人。父麒以女贵,追封彭城伯,具《外戚传》。洪武二十八年(1395)封燕世子妃。永乐二年(1404)封皇太子妃。仁宗立,册为皇后。宣宗即位,尊为皇太后。英宗即位,尊为太皇太后。正统七年(1442)十月崩。尊谥曰诚孝恭肃明德弘仁顺天启圣昭皇后,合葬献陵,祔太庙。
张妍是河南永城人,指挥使张麒之女,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嫁给燕王世子朱高炽为妃。张妍孝谨温顺,很得公婆的喜欢,生下的儿子朱瞻基从小聪慧好学,更是有力地稳定了朱高炽的太子之位,朱棣就曾经恨铁不成钢地对朱高炽直接说:“吾不以媳妇故,废之久矣。”
这些事迹让张妍无论是在太子府还是在后来的皇宫,都有着足够的话语权。
在史书上,并未记述张妍具体是何种性格,但据朱棣所称:“媳妇儿好,他日我家亏她撑持。”,应该和《大明风华》中很会过日子的太子妃形象差不多。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明朝历史权利最大的皇后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明朝历史权利最大的皇后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