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唐朝的骑兵,唐朝著名骑兵

kodinid 27 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历史唐朝骑兵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历史上唐朝的骑兵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有谁知道唐朝的飞龙骑兵?
  2. 为什么说大唐陌刀是骑兵克星?

有谁知道唐朝的飞龙骑兵?

唐朝有飞龙院的机构,不过是养马的马场 有“骠骑大将军、内侍高力士领飞龙小儿甲骑四百人讨之”这样的记载,但是高力士是太监,很显然他领的不是正规军,可能只是养马的小童。

至多是内卫军 如果你非说飞龙骑兵,那也有道理,毕竟把马尊称为飞龙,骑兵也可以叫飞龙骑兵 武则天和飞龙军 武则天建立武周之后,为了加强皇宫的护卫,以宫苑马术人员为主要来源,组建了一支小型内廷武装-内飞龙厩。但是随着神策军的兴起,包括内飞龙在内的射生军各部逐渐被解散或被神策军吞并,消失在晚唐的政局之中。

为什么说大唐陌刀是骑兵克星?

《唐·六典》卷十六记载:“陌刀,长刀也,步兵所持有,盖古之斩刀,刀重十五斤,又名砍刀,长七尺,刃长三尺,柄长四尺,下用铁钻。马步水路咸可用,力士持之,以腰力旋转挡者皆为齑粉。”


上述一段是史书中关于***陌刀的描述,它是唐代时期出现的一种专门用来克制骑兵的武器,其原型可能来自于西汉时候的斩马剑,可刺可砍,十分有效。不过由于唐代皇帝禁止此类物品陪葬,也不允许民间持有,唐代以后,***陌刀遂成为绝唱。

历史上唐朝的骑兵,唐朝著名骑兵-第1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陌刀如何成为骑兵的克星?

陌刀的优势就是在于其“长七尺”,换算如今的计量单位大约在三米左右,它的双刃也极为锋利,所以往往在敌方骑兵冲击到陌刀手的跟前时,如果不能及时止住马步,就会连人带马死于刀下,陌刀手的近距离迎头痛击让骑兵的攻势瞬间瓦解,不复存在。

也正是因为陌刀对待骑兵有此奇效,所以在唐朝的对外战争中经常能够看到陌刀的身影。唐高宗时代突厥吐蕃契丹,***国家屡屡犯边,陌刀队经常出现在这样的战场上。威力如何?史书上如此描述陌刀手的威力:“可将敌骑一分为二,白刃霜飞,红血星流”。

历史上唐朝的骑兵,唐朝著名骑兵-第2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不过,陌刀虽然威力巨大,但是造价昂贵,这也限制了陌刀大规模,成批制的列装唐朝军队。陌刀由镔铁打造,价值高昂,一位陌刀手还需要装备盔甲明光铠,全身打造完成能够抵得上唐朝十个州官一年俸禄之和。正是由于价格的限制,使陌刀队无法成为制式武器,只能小规模,几千人使用。

如此有效的陌刀为何没有能够流传下来,只在有唐一代使用?其原因就是因为价格的限制,唐代以后,五代十国,战事频繁,没有哪个势力有这个实力维持奢侈的陌刀军。到了宋代以后,一方面由于陌刀技术的断代,另一方面由于新武器的出现,陌刀彻底出局。

陌刀是唐代四大军刀之一(仪刀、障刀、横刀、陌刀),并且是其中威力最大的一个。它是由汉朝的斩马刀改进而来,史书记载其特征为:“刀重十五斤(约十公斤)……长七尺(约2.15米),刃长三尺(约0.92米),柄长四尺”,其使用方式为:“力士持之,以腰力旋斩”或者“如墙而进”,结局一般都是:“挡者皆为齑粉”或者“人马俱碎”。

历史上唐朝的骑兵,唐朝著名骑兵-第3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而陌刀之所以在唐朝被广泛使用,就是因为它让传统的,与骑兵作战中处于劣势的步兵发生了质的转变。军事著作《***卫公李靖兵法》中记载了陌刀军的阵法及作战方式:敌我对阵相距150步时弩手开始射击,相距60步时,弓箭手开始射击。相距20步时,陌刀军开始按照整齐的方阵向前推进(此时完全处于对敌方骑兵或步兵的进攻状态),这也就是上文所说的“如墙而进”,此时,不论敌方是骑兵还是步兵,都无法冲破这重装的陌刀军。

但可惜的是,现在已经没有人知道陌刀到底是什么样了。一方面因为“安史之乱后唐朝***就***取了对外收缩的政策,大批驻扎在西北边疆的部队被调入拱卫京师。在对内作战中,陌刀却因为其笨重而无法展现在对于骑兵作战中的优势。另一方面则是因为陌刀造价很高,在乱世之中无法大批量生产,反而大量陌刀被重新铸造成步兵作战中使用便利的其他刀具。所以,从“安史之乱”以后一直到宋朝的建立陌刀都没有派上用场,而宋朝建立之后则因为对契丹的战争中一直处于劣势(尤其是宋太宗赵光义两次大规模北伐失败之后),所以转变为消极防御,如此一来,陌刀就彻底从历史上消失了。我们现在面临的窘境就是根本不知道陌刀长什么样。

说到***,很多军迷们自然就会想到陌刀。一说陌刀为骑兵的克星,刀刃锋利无比,唐军在这种神器的加持下基本上扫荡了周边的各个势力,构建了当时世界上最为强大帝国。但是因为没有实物的出土,对于陌刀的形制,只能是根据史料文献的记载去推测。

根据指纹烽火工作室和中国知网的一批冷兵器学者的最新考证,陌刀不是想冷兵器大揭秘里面的形制那样。此前陌刀的形制参考的是宋代的掉刀,也就是三尖两刃刀的前身,出处是《新唐书·阚棱传》里面的“拍刀”。而最新的研究认为,陌刀应该出现于713-714年的开元年间。而陌刀应该是一种长度超过1.6米的双手长刀,因为过大,陌刀被士兵扛在肩上行军。关于其使用的文献记录,多少***手装备,也就是说陌刀通常是给***手使用的近战武器,而***手讲究武器轻便,这预示着陌刀不会很沉,故而威慑性大于实用性。


根据这个推断,就不难明白为什么陌刀是骑兵克星了。在汉唐时代的***手,往往是训练最为严苛的兵种,因为箭术训练的成本很高,需要至少三四年才能出来一个百步穿杨的神射手。对于这样的宝贝,如果不能近战保护自己,那么很容易就让帝国吃了大亏,因此***手还要花费更多的时间来训练近战技巧,故而和其他兵种相比,手持陌刀的***手在面对骑兵时,要比其他兵种有着更好的心理素质,因而也能更多的击杀敌军。


再有就是从初唐中唐,骑兵多为中型骑兵,在当时全世界的具装骑兵都不是很多,尤其是唐军的敌人:突厥、回鹘、吐蕃、大食多是轻骑兵和中型骑兵,因此陌刀可以有效的伤到人或马匹。而晚唐开始,藩镇割据严重,唐王朝皇权尽失,腹地军阀之间相互混战,东北地区的游牧民族崛起,在中国消失了两个世纪的具装骑兵重新流行了起来。所谓具装,就是人马身披重甲,面对这样装备的敌人,陌刀显得毫无招架之力。因此本来装备就不多的陌刀直接退出了战场,取而代之的是便于破甲的长柄刀、大斧和鞭、锤、锏。



但是我认为陌刀并没有就此消失的无影无踪,而是进化成了另一种武器。从长度来看,宋代的扎马刀和陌刀长度相近,而且用法也应该差不多,都是精锐重步兵上前砍马腿,不同点在于扎马刀略带弧度,使得杀伤力比前代长直刀更为强悍。因而我以为,扎马刀就是陌刀进化出来的武器,只是我也没有什么考古根据,只是线索联想罢了,不知各位看客怎么想?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历史上唐朝的骑兵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历史上唐朝的骑兵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标签: 骑兵 飞龙 唐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