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武则天历史记载,唐朝武则天历史记载

kodinid 81 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唐朝武则天历史记载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唐朝武则天历史记载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历史上关于武则天的记载?
  2. 资治通鉴武则天?
  3. 历史上的武则天的生辰是什么?

历史上关于武则天的记载?

1、唐太宗驾崩后,作为才人,武则天居感业寺为尼。此前,武则天就和太子李治(后来的唐高宗)有过感情。在感业寺,武则天写下了情诗《如意娘》:“看朱成碧思纷纷,憔悴支离为忆君。不信比来常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武则天到晚年,还常默诵这首诗。

武则天与李治既是夫妻,也是政治伙伴。在李治驾崩后,武则天撰写的祭文情真意切,要求一定要和李治合葬。二人的墓是按照合葬墓的规格建造的。

唐朝武则天历史记载,唐朝武则天历史记载-第1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2、据《资治通鉴》记载,载初元年(690年)九月五日,群臣上言:“有一只凤凰从明堂之上飞出,落在了上阳宫的肃政台梧桐树上。”武则天率众人观看,凤凰看到武则天后便向东南飞去,身后数万朱雀云集朝堂,翩然起舞久久不肯离去。

看到此景,一个大臣立即跪倒在地,向武则天解释道:“凤凰象征的就是神皇您,它飞到肃政台,见到您后才离开,就是在暗示您登基大宝;这些朱雀代表的正是臣下我们,您如果还是不登基,就是违背天意,朱雀们便不会离开,我们也将长跪不起呀!”

在看似万般无奈的情况下,武则天决定“顺应天意”,登基称帝,身后的数万朱雀也果然飞走了。 

唐朝武则天历史记载,唐朝武则天历史记载-第2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其实,这并非真的天降祥瑞,而是武则天为登基而制造的舆论。凤凰是孔雀所扮,“赤雀数万集朝堂”是因为武则天事先派人在朝堂上布满鸟食,掐准时机将数万赤雀从笼中释放,饿了许久的鸟儿见到朝堂上的“饕餮盛宴”,自然久久不肯离去,于是成功制造出了这一出瑞兆。

3、长寿三年(694年)八月,武三思率领诸国首领请以铜铁铸天枢,立于皇城端门外,籍此铭纪武则天的功德,黜唐颂周。各国君臣聚钱百万亿,买尽天下铜铁。次年四月,天枢建成,高一百五十尺,柱身八面,下层为铁山,中部是用蟠龙、麒麟萦绕的棱柱,顶部为腾云承露盘。

上置四龙立捧火珠,高一丈。工人毛婆罗造模,武三思为文,柱身碑刻文武百官及万国元首的名字,武则天自书其榜曰:“大周万国颂德天枢”,寓意武周居天下中心枢纽,统领万国。

唐朝武则天历史记载,唐朝武则天历史记载-第3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资治通鉴武则天?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在位期间(690年至705年)建立了武周王朝。关于武则天的历史记载和研究,《资治通鉴》对她有着不同的看法。《资治通鉴》是由北宋时期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史书,它记录了中国公元前403年到公元959年的历史。对于武则天的统治,司马光的态度较为严厉,他在书中对武则天的统治进行了批评。

具体到《资治通鉴》中对武则天的描述,我们可以看到一些例子。例如,在武则天执政时期,她***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巩固自己的权力,包括打压反对派和实施告密制度。这些行为在《资治通鉴》中被视为消极的政治手段。此外,《资治通鉴》中也包含了武则天的一些故事,如武则天在朝堂上对待大臣张德的幽默场景,以及武则天如何处理告密的官员杜素的案例。

综上所述,武则天在《资治通鉴》中的形象是一个严格的统治者,她的政策和方法受到了历史的严格审视。

历史上的武则天的生辰是什么?

历史上的武则天的生辰是624年,历史上没有记载具体月份和日期。那时候没有阳历,而且一般后人叙述的话也是当时记载的日期,所以应该是农历的。

关于武则天的生辰和出生地一直扑朔迷离,相传唐高祖武德七年正月二十三,根据现代万年历相关软件推测,624年正月二十三为阳历的2月17日,亦有2月21日、2月25日之说。

武则天为唐朝开国功臣武士彟次女,母亲杨氏,祖籍并州文水县。武则天于武德七年(624年)生于利州。十四岁时,进入后宫,为唐太宗才人,获赐号“武媚” 。唐高宗时封昭仪,后为皇后,尊号“天后”,与高宗并称“二圣”。高宗驾崩后,作为唐中宗、唐睿宗的皇太后临朝称制。

天授元年(690年),武则天自立为帝,改国号为周,定都洛阳,称“神都”,建立武周。神龙元年(705年)十一月,武则天于上阳宫崩逝,年八十二。中宗遵其遗命,改称“则天大圣皇后”,以皇后身份入葬乾陵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唐朝武则天历史记载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唐朝武则天历史记载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标签: 武则天 资治通鉴 李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