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下历史讲解明朝,七年级历史明朝

kodinid 10 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七下历史讲解明朝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七下历史讲解明朝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七年级下册明朝科举制的变化?
  2. 七下历代中国疆域变迁知识点?
  3. 在明代,如果官员犯了罪,都有些什么检举的途径?
  4. 明朝的对外政策是怎样的?又该如何理解闭关锁国是从明朝开始?

年级下册明朝科举制的变化?

1.规模加大了,隋唐宋元科举,录取的人数极少.明朝科举的规模比之要大上很多.2考试内容越发当一,只读四书五经,八股文形式束缚人的思想.明朝以前,唐宋的科举不仅考经史典籍,也考数学、农学等等,推动了人才的全面发展

七下历代中国疆域变迁知识点

元朝时期台湾西藏纳入中央版图,并设置澎湖巡检司管辖台湾,设宣政院管理***地区。

七下历史讲解明朝,七年级历史明朝-第1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明朝末期,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1662年郑成功***,1883年,清军进驻台湾,郑氏战败,台湾归入清朝版图,18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

明代如果官员犯了罪,都有些什么检举的途径?

明代官员犯罪可由以下途径来检举

第一种是自举,就是官员检举自己的犯罪行为。就像现在的自首一样。在明代,只要犯罪的行为太恶劣,又能积极第处理后事,一般情况下,自举的官员都免除处罚。

七下历史讲解明朝,七年级历史明朝-第2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第二种是告发。

1 通过法定机关监察御史,巡抚,按察司,给事中等部门官员的告发。这些法定机关都有监督检举的职能,所以这也是明代主要检举官员的途径。

2 任何官员只要发现他人有犯罪行为都可以检举,可以上级检举下级,也可以同级相互检举,也可以下级检举上级。

七下历史讲解明朝,七年级历史明朝-第3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3 皇权控制之下的特务机关东厂,锦衣卫,西厂,内行厂也负责监督官员不法行为。

4 普通百姓有权利告发官员不法行为。例如.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对举报十分重视,他赋予民众将贪官污吏“绑缚赴京治罪”的权利。

明代的这些监督机制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法定机关在监督官员不法行为中能发挥主要作用,那么必定吏治清明,社会安定,反之,则会导致贪腐盛行,政治秩序失衡.


在明代,如果官员犯了罪,都有些什么检举的途径?

 

在中国古代的司法体系中,对于官员的犯罪,实际上主要依靠在官僚集团内的“纠举”行为。

在明代,具备这一司法职能的机构是都察院,又被称为“风宪衙门”。都察院设左右都御史,以及御史,他们都负有纠察百官的责任。实际上,这一监察机构可以上述到汉代,汉代御史的最大特点是位卑权重,权重,保障了这些人可以最大限度避免司法程序受到干扰,位卑,则保障了御史有充足的进取心以纠察百官,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以小监大”、“以卑督尊”。此外,明朝的通政司之下,还设有六科给事中以监察六部事务,同样对行政体系内的职务犯罪发挥纠察作用。

另外一方面,明代的法律也允许百姓“告奸”。实际上,从明代的律法中,我们并没有看到禁止民告官的律条。当然,属官告上司的司法程序肯定是特殊的,比如诉状需要上奏给皇帝。同样,民告官的话,也可以向巡按御史上诉,这就是所谓拦轿鸣冤了。不过,洪武朝,由于朱元璋主张“重典治吏”,因此对“民告官”的行为还进行鼓励:

前者《大诰》一出,民有从吾命者。惟常熟县陈寿六为县吏顾英所害,非止害己,害民甚众。其陈寿六率弟与甥三人擒 其吏,执《大语》赴京面奏。朕嘉其能,赏钞二十锭,三人衣 各二件。更敕都察院榜谕市村。其陈寿六与免杂役三年。敢有 罗织生事扰害者,族诛。

看起来,他不仅仅同意“民告官”,还支持“民捕官”,他还曾经下令:

 十二部政使及府、州、县,肤尝禁止官吏、皂隶,不许下 乡扰民,其禁止已有年矣。有等贪婪之徒,往往不畏死罪,违 旨下乡,动扰于民。今后敢有如此,许民间高年有德耆民,率 精壮拿赴京来。

今后敢有仍前夺民取***虾鱼器具者,许民人拿赴有司。有 司不理,拿赴京来,议罪枭令,以快吾良民之心。

不过,这样的情况,恐怕也仅仅能出现在洪武一朝。朱元璋一死,人亡政息,这样的法律在实际操作层面,也很难得到贯彻。

在明代,如果官员犯罪,百姓并不是非要去拦着所谓的“八府巡按”(即明朝时候的监察御史)的轿子告状。百姓有很多方式可以选择,一种是百姓直接向上级的主管部门“举报”。另一种则是去击打皇宫门前的“登闻鼓”来告状,只是这种方式对告状的类型有限制。另外,还可以制造舆论,引起特殊机构的注意。同时,匿名告状一般不被受理。

一、明代的“***”

在中国古代,没有现代意义的“行政诉讼”制度,普通百姓告发官员,朝廷原则上是不鼓励的。这主要是因为,中国古代依靠的是宗法制度和血缘关系来维持秩序。“民告官”等同于“子弑父”。所以在明代之前,百姓检举官吏,先要吃个几十大板!

朱元璋刚登基的时候,为了澄清吏治,对“民告官”放宽了条件。如果遇到官吏贪赃枉法,百姓可以向“监察御史”投递状纸检举。御史接到状纸后,会把案件发回“被告官吏”所属的上一级官府,或者同级的监察部门(按察使司等)进行审理。

另外,洪武年间还规定了,百姓可以直接进京投递状纸,官员们不能阻挡,否则杀无赦。但是到了明朝中后期,这一条基本就作废了。

二、击鼓鸣冤

民间如果想告状,还可以通过“登闻鼓”,直接向皇帝提***讼。明代的皇宫门前设有“登闻鼓”,告状的人可以自行前去击打,有负责的鼓官来问询,并接受状纸。初期时,百姓通过“登闻鼓”告状,朝廷一般第二天就会给出答复。但是成化以后,朝廷吏治败坏,贪官污吏多不胜数,“登闻鼓”告状就没那么容易了!

值得一提的是,敲“登闻鼓”告状有几个限制条件:

明朝的对外政策是怎样的?又该如何理解闭关锁国是从明朝开始?

明朝的对外政策,是通过朝贡体系来完成,明朝自认为是天朝上国,把来往的其他国家,都作为“附属国”的地位交往

外国供奉的来朝贡品,经济价值都有限,而明朝的赏赐品,价值都远超出外来国贡品的经济价值。明朝通过这种政策,吸引外国来朝贡。

郑和西洋后,实施海禁,北修长城,闭关锁国,这其实是一种进攻战略。因为此明朝的生产力水平与科技水平高于周边国家,甚至在全球都是领先水平。

明朝通过闭关锁国,可以避免科技被外国学到,也避免粮食、铁器、盐巴等战略物质流入外国,尤其是蒙古。通过闭关锁国来摧毁蒙古的经济,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

闭关锁国,始于明朝。谁知哥伦布发现了美洲,葡萄牙与西班牙开启了大航海时代,占领了大片殖民地,引爆了商业革命,荷兰人引爆了技术革命,英国人又引爆了第一次工业革命。而明朝实行闭关锁国,错过了大航海时代与商业革命。

清朝中前期的闭关锁国,又错过了技术革命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结果鸦片战争中被吊打。

直到1861年,清朝开启洋务运动,才奋起直追……

  


1、明初严禁政策

朱元璋确立的对外政策有两大基本原则:一是努力营造以“厚往薄来”为特征的朝贡贸易体制下的睦邻友好关系,二是严禁中外商民自由贸易。

2、永乐短暂对外开放时期

永、宣时期的郑和下西洋,建立南洋及印度洋地区的和平秩序,以吸引更多的国家前来朝贡。

3、明朝中后期稍微放松时期

明中叶后,东南沿海居民生存压力不断增大,违禁甚至武装下海者日趋增多,在此压力和朝贡贸易越来越难以维持的情况下,明廷不得不在隆庆时有限度地允许东南沿海人民出海贸易。

扩展资料:7a686964616fe78988e69d8331333431353964

在华夷之辨作为对外政策之后,朱元璋认为明朝只需要处理国内事宜,然后等待周边的小国家前来朝贡,并且要在边境上做好防御,防止这些小国家以下作乱,这些做好了就足够。

明成祖朱棣以武力夺取皇位,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朱棣更为主动一些,在位期间曾经派遣郑和下西洋,像海外诸国宣传中原王朝强大,并且要求这些国家前来朝贡。

明[_a***_]皇帝时期,明朝的对外政策又延续了明太祖时期的风格,各类海外拓展活动都下令停止,有前来进贡的使节也派人护送回国,明朝又回到了以前守备为上的政策。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七下历史讲解明朝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七下历史讲解明朝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标签: 明朝 明代 检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