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唐朝李承乾的历史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唐朝李承乾的历史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大唐太子李承乾,明明一路顺风顺水,为何最后还要冒险谋反?
李承乾我们知道,他是李世民的儿子,也是李世民眼中属意的太子人选。所以说,李承乾基本上已经是李世民的接班人,也就是未来***的皇帝了,这基本上是板上钉钉的事情。然而,李承乾在后来却做出了一件令人匪夷所思的事情-谋反,那么既然他都要当皇帝了,为什么还要冒这么大的危险去谋反呢?
首先,李承乾年纪大了,感到恐慌。
李承乾是李世民最大的一个儿子,李世民在50岁的时候,李承乾已经30岁了,两个人也就差了不到点20岁,这样看来,倘若李世民能够活到70岁的话,这个时候的李承乾已经是50岁了,先不说他能不能活到那会了,就他这个年纪,再当上皇帝,哪里还会有这么多的精力去处理朝政,估计呆不了几年,就该退位,让自己的儿子当了。所以说,他着急了,选择了谋反。
其次,他想效仿他的父亲李世民。
我们知道,李世民虽然说是历史上为数不多的好皇帝。然而他登上皇位的过程却为许多人所诟病。因为他发动了玄武门之变,杀死了自己的兄长,逼迫自己的父亲李渊将皇位传授给自己,他是通过这样一种不光彩的手段当上皇帝的。
世界上有李承乾吗?
有李承乾,是李世民的长子。
李承乾(619年―645年1月5日),字高明,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人。 唐朝宗室大臣,唐太宗李世民嫡长子,母为文德皇后。
武德年间,作为皇孙,受封中山郡王。 丰姿岐嶷,仁孝纯深。唐太宗即位,册立皇太子, 聪明仁爱。唐太宗爱子有加,派陆德明、孔颖达、于志宁、杜正伦、魏征悉 心辅佐和教导。身有腿疾,不良于行。得知魏王李泰夺嫡之念,日益狂悖骄躁,不敬师长。 贞观十六年(642年),试图暗杀李泰失败后,联合汉王李元昌、驸马都尉杜荷、陈国公侯君集,图谋不轨,事情败露。在唐太宗的苦心保全下, 废为庶民,流放于黔州。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唐朝李承乾的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唐朝李承乾的历史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