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明朝历史的故事简短,关于明朝历史的故事简短50字

kodinid 17 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关于明朝历史故事简短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关于明朝历史的故事简短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明朝那些事儿主要讲的什么故事?
  2. 镇北台的历史故事?

明朝那些事儿主要讲的什么故事?

《明朝那些事儿》主要讲述的是从1344年到1644年这三百年间关于明朝的一些故事。以史料为基础,以年代和具体人物为主线,并加入了小说的笔法,语言幽默风趣。对明朝十七帝和其他王公权贵和小人物的命运进行全景展示,尤其对官场政治战争、帝王心术着墨最多,并加入对当时政治经济制度、人伦道德的演义

朱元璋生于乱世之中,背负着父母双亡的痛苦,从赤贫起家,他没有背景,没有后台,没有依靠,他的一切都是自己争取来的,他经历千辛万苦,无数次躲过死神的掌握,从死人堆里爬起来,掩埋战友的尸体,然后继续前进,继续战斗。可以说,在那个时代,最优秀统帅的称号非朱元璋莫属驾崩后传位于长子朱标之子朱允炆,但朱允炆上台便要削藩。燕王朱棣以“靖难之役”的名义夺位。

关于明朝历史的故事简短,关于明朝历史的故事简短50字-第1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扩展资料:

《明朝那些事儿》,网络连载历史小说作者是当年明月,本名石悦,广东顺德海关公务员。2006年3月在天涯社区首次发表,2009年3月21日连载完毕,边写作边集结成书出版发行,一共7本 。

它以一种网络语言向读者娓娓道出明朝三百多年的历史故事、人物。其中原本在历史中陌生、模糊的历史人物在书中一个个变得鲜活起来。《明朝那些事儿》为读者解读历史中的另一面,让历史变成一部活生生的生活故事。

关于明朝历史的故事简短,关于明朝历史的故事简短50字-第2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明朝那些事儿》源自历史记载书籍《明史》。当年明月在反复研究《明史》等正史史料的基础上,探寻晚明三大著名疑案等历史真相并使用现代的方式阐述了明朝发生的事,它结合着一些档案、笔记野史、碑刻等,以各地发现的墓志而论对历史的空白进行填充。


北台的历史故事?


当年修建镇北台,目的是为了镇守边关,巩固明王朝统治明代中叶,榆林还只是一个小小的边塞卫城,叫做榆林卫,明王朝军事治所延绥镇设在200多里外的绥德州。由于蒙古族不断侵犯边关,榆林和绥德相距遥远,等警报传到绥德,增援部队日夜兼程赶到榆林后,善于骑射、行动迅捷的蒙古兵早已逃得无影无踪了。明成化年间,四川青神县人余子俊出任延绥巡抚,他看出了这个军事布防上的弊端,便上书朝廷,把延绥镇治所于1473年迁到了榆林卫,同时扩建城池,增兵设防。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在延绥镇以北的红山设立市场与蒙古人贸易。但自从贸易往来后,蒙古人变本加厉更是伺机南下抢夺财物,掳掠牲畜人口。考虑到边城的安全,1474年,余巡抚在秦长城、隋长城的基础上历时4个月修筑起延绥镇长城。后来,为配合红山市的贸易,又修筑了蒙汉互市场所易马城,蒙汉官员经过洽谈、建起了举行纳贡仪式的场所——款贡城。1607年4月至次年7月,当时的延绥巡抚涂宗睿又在长城南北最险要的红山上、款贡城西南角修筑起镇北台,居高临下,用于观察敌情和互市情况。到现在,镇北台已有400多年的历史了

关于明朝历史的故事简短,关于明朝历史的故事简短50字-第3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镇北台,位于榆林市区以北的红山顶上,距离榆林市区约7公里,距离景点红石峡约2公里,很多游客将这两个景点放在同一天游玩。镇北台原本是明长城的一处观察哨所,也是当年蒙、汉两族办理交涉的地方,这里是古长城现存的最大的烽火台,号称“长城第一台”,与山海关、嘉峪关并称为长城“三大奇观”。

修建于公元1607年的镇北台,是边关“蒙汉一家,和平互市”的见证。紧依台北下方有一个方形的小砖城,叫“款贡城”,是当年蒙、汉官员接待洽谈以及举行献纳贡品仪式的场所。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关于明朝历史的故事简短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关于明朝历史的故事简短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标签: 明朝 榆林 北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