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中后期历史现状,明朝中后期历史现状分析

kodinid 65 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明朝后期历史现状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明朝中后期历史现状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明朝后期满洲兴起及发展的历史?
  2. 明朝后期的国土面积?
  3. 明朝后期的都城?
  4. 明朝后期的文官集团到底有多可恶?

明朝后期满洲兴起及发展的历史?

明朝后期,活动于我国东北地区的女真族不断发展壮大。

1616年,努尔哈赤统一了女真各部,建立政权国号大金,史称后金(不用背:不与之前学习的金朝是同一个民族,为了加以区分,史称"后金")。

明朝中后期历史现状,明朝中后期历史现状分析-第1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努尔哈赤死后,皇太极继位,继续进攻明朝。1635年,皇太极改族名为满洲;1636年,改国号为清。

明朝后期的国土面积

第一阶段:1368年明朝建立到1435年明宣宗撤销奴儿干都司。此阶段疆域峰值为900万平方公里,其中实际控制350万平方公里,羁縻统治区550万平方公里;

第二阶段:1435年明宣宗撤销奴儿干都司到1644年明朝灭亡。此阶段疆域峰值为400万平方公里,包括两京一十三省350万平方公里和关西七卫以及河套平原等地。

明朝中后期历史现状,明朝中后期历史现状分析-第2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明朝后期的都城

有两个,南京北京

明朝一开始定的首都是应天(南京),永乐年间才迁到北平(北京)的。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建文帝与亲信大臣齐泰、黄子澄等***取一系列削藩措施。与此同时,也在北平周围及城内部署兵力,又以防边为名,把明太祖第四子燕王朱棣的护卫精兵调出塞外戍守,准备削除燕王。

明朝中后期历史现状,明朝中后期历史现状分析-第3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朱棣于建文元年(1399年)起兵反抗,随后挥师南下,史称"靖难之役"。靖难之役后,朱棣将明朝的都城迁到了北京,因为朱棣的老巢就在北京这边。

明朝后期的文官集团到底有多可恶?

明朝后期的文官集团确实给明朝带来了很大的危害,特别是崇祯时期,有人说明朝其实本来有机会不亡的,可是一次次机会全部被文官毁掉,文官们平时养尊处优,可是东林大佬侯洵在河南镇压闯营的时候,曾经愤怒地质问被俘虏的闯营士兵:“你们为何不老老实实地在家饿死,而要出来给朝廷捣乱?难道你们以为造反就不会死吗?”

负责镇压张献忠的杨嗣昌说的话也是这个意思,他曾经作诗讥讽西营的官兵,说他们“不作安安饿殍,效尤奋臂螳螂。”这首诗在明廷的士人中还颇受好评,觉得说的很对,要是农民在家安静地饿死,士人们还会同情他们,现在他们不肯束手就死,竟然抗粮、抗税,甚至造反给朝廷添乱,实在是死有余辜。

孔有德的部队,因为口粮不够,一个士兵抢了一只鸡可是这家主人是名门望族王象春的人,文官指着鼻子把孔有德骂的像***,孔有德无法以穿箭之刑弄死 ,士兵们受到如此侮辱,杀了那个奴仆一家,逼孔有德自立。于是带领着这些士兵叛变,成为土匪到处抢劫,原来的援兵因为一只鸡变成了土匪。自然当时等待援军的祖大寿是等不到了,皇太极率领的军队攻陷了。在崇祯六年的时候孔有德带领军队投降了清朝,明朝已经全盘皆输了。可以说这只鸡间接导致孔有的和祖大寿的叛变,但也说明了在文官面前武将地位像条***,和文官们的飞扬跋扈。

所以明朝后期的文官集团的确已经变质了,不利于社会进步发展。

个人认为,明朝之所以会灭亡,就是有两大祸根。一是言官,二是太监。为什么把言官排到太监之前呢?如果说太监是流氓,那么言官就是有文化的流氓。言官的充其量也就是一个五六品的给事中,可是他们却有着无比巨大的能力——弹劾,小到官员,大到皇帝。他们可能都受到过弹劾。官员除一些例外的,都几乎被弹劾后小到贬官流放充军,大到直接斩首。而皇帝也不能对言官如何,如果言官上了一篇弹劾皇上的弹劾,皇帝很不高兴,要杀言官,那么这位皇上可能就会落得一个残害忠良,不虚心接受批评的称号。而那个言官可能会被称赞到有大无畏的牺牲精神,千古忠臣的名号。可是如果他只是单纯的看某个人不爽而上奏弹劾呢?总体来说,明朝中后期的官场是十分黑暗的,有大臣的斗争(夏言vs严嵩、严嵩vs徐阶、徐阶vs高拱、高拱vs张居正)有党争(东林党vs楚、浙等三党),有人妖(九千岁的魏忠贤),有外敌(皇太极),有流民(李自成张献忠)但导致明朝灭亡的祸首就是言官。

个人拙见,望大家批评,指正。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明朝中后期历史现状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明朝中后期历史现状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标签: 明朝 文官 后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