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口诉明朝历史的书籍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口诉明朝历史的书籍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于谦的书有哪些?
书籍类的有:《玩儿》、《于谦动物园》、《于谦小酒馆》、《于谦杂货铺》,于老师还有一档音频节目《谦道》现在更新到第二季了,挺不错的,懂生活,爱玩。
在《玩儿》一书中,通过自述其在“玩儿”领域摸爬滚打几十年的丰富经历,给我们呈现了一个较为立体的于谦,除了为人和善、好交朋友、爱护动物、善于学习,坦诚待人……当然还有花钱大手大脚、吃喝玩乐样样精通。总之,玩儿,是他最大的追求。这使我联想到之前看过的一档访谈节目《十三邀》当中,主持人许致远在听到谦哥谈到其对于“相声事业的发展和我并没什么关系时” 接上不话一脸懵圈的表情。
于谦在2013年出过一本书,名字很有意思,叫《玩儿》。《玩儿》是于谦用心创作的第一本书,利用舞台下的短暂休息时间,在手机上完成15万字。老郭还给谦哥写了个序《他活得比我值》。
于谦,1969年1月24日出生于北京,祖籍陕西蓝田县冯家村,相声演员、主持人、***演员。
1982年,考入北京市戏曲学校相声班学艺,在校期间跟随相声演员王世臣、罗荣寿、高凤山、赵世忠学习。
2004年正式加盟德云社。
书籍类的有:《玩儿》、《于谦动物园》、《于谦小酒馆》、《于谦杂货铺》,于老师还有一档音频节目《谦道》现在更新到第二季了,挺不错的,懂生活,爱玩。
史学大家陈寅恪晚年的最后一部著作,为何是选择为明末青楼女子柳如是作传?
陈寅恪的国学成就,用再多再华丽的辞藻夸赞都不过分。陈先生在南北隋唐史上的成就开启一代学术的新篇章。《隋唐制度渊源论稿》、《唐代政治史论稿》、《元白诗笺证稿》、《寒柳堂集》、《金明馆丛稿》、《李唐氏族推测之后记》、《唐柳堂记梦》都是学术史上无法逾越的珠穆朗玛峰。陈先生上课,不但学生云集,一些学术大咖像朱自清、冯友兰、吴宓等都争着前往听课,陈老是真正的“老师的老师”。
可是他晚年期间却“堕落”了,研究起了明末青楼女子的爱恨情仇,于是有了《柳如是别传》。这本书是他的遗作,留给人世间又一学术隗宝。这本书他花了十多年的时间,那时候的他已经失明并且走不了路了,全靠口述,由黄萱记录,才有了这洋洋洒洒的70万巨著。唐唐一代国学***,辛辛苦苦,去研究一个青楼女子,招来很多人的不解。真正原因,陈先生在别传的序里说过。
一粒红豆引起的相思
陈寅恪要为柳如是立传的思想萌芽很早。1938年,西南联大迁往昆明,陈寅恪也来到昆明。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在昆明的街头购得一粒红豆,这粒红豆不是普通的红豆,它来自常熟白茆钱宅,这是明末秦淮八艳之首的柳如是和他的丈夫钱谦益的故居。这一粒红豆,使得陈先生产生了为钱谦益何柳如是写点东西的冲动。二十年过去了,书也写好了,那一粒红豆还在,真是让人感慨万千啊!那么问题来了,为何柳如是故居的一颗红豆会引得国学***二十年念念不忘。
柳如是其人其事
柳如是,嘉兴人,本名杨爱,后改名柳隐,又因为读到辛弃疾的词:“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故自号“如是”。她生活在明末清初,和陈圆圆、李香君、董小宛等人共称为“秦淮八艳”。柳如是的文化素养特别高,擅长近体七言,分题步韵,书法得虞世南、褚遂良笔法。她常常穿着儒服男装,和当时的文人雅士谈论时势、和诗唱歌。也许是末日的狂欢,明末的知识分子大多都流连于秦淮河畔,寻找心灵上的解脱。柳如是当时的南明复社领袖张缚、陈子龙友好,与陈子龙情投意合,可惜陈因为抗清而亡。后来,二十多岁的柳如是嫁给了当时年过半百的东林领袖钱谦益,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好景不长,清兵入关,崇祯皇帝煤山上吊而死,大明灭亡,只剩下南明在苟延残喘。清军南下,在兵临城下的情况下,柳如是劝丈夫钱谦益投水殉国,钱谦益沉思无语,最后只敷衍了一句:“水太冷,不能下。”柳如是看到了丈夫的胆小懦弱,一个明朝的***,文坛的领袖,在大是大非面前,竟然不如一个女子爱憎分明。钱谦益最终还是投降了清朝,柳如是拒绝跟他北上,留在了西湖畔独居。柳如是一直不忘故国,多次写信鼓励钱谦益联络抗清的郑成功,自己也尽力资助抗清的义军。最后,钱谦益被清朝驱逐回乡郁郁寡欢而死,钱死后不久,柳如是在钱氏家族的逼迫之下,上吊***,时年46岁。
民族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陈寅恪著史的目的是为了彰显“民族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而柳如正是这样一个女子,可惜被人误解很深“妇而又为当时迂腐者所深诋、后世轻薄者所厚诬之人哉!”陈寅恪购得红豆之时,正是日本全面侵华灭亡中国的时候,国难当头,自然让他想起了那个变节的钱谦益和那个有民族气节的柳如是,他要以史为鉴,提醒人们不要放弃自己民族气节去当汉奸。
陈寅恪的《柳如是别传》,每一字每一句都有史料论证,非常难读,但也正是这种苦心孤诣,才填补了近代史上的一个学术空白。最后,以陈老的诗结尾:
东山葱岭意悠悠,谁访甘陵第一流。送客筵前花中酒,迎春湖上柳同舟。纵回杨爱千金笑,终剩归庄万古愁。灰劫昆明红豆在,相思廿载待今酬。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口诉明朝历史的书籍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口诉明朝历史的书籍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