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历史唐朝最难攻的城市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历史唐朝最难攻的城市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唐朝时期世界上有哪些港口?
唐朝的四大口岸分别是:
1、福建的泉州,这个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福建省三大中心的城市之一,唐朝时为世界的四大口岸之一,曾经被马可波罗称赞过,泉州的各个街道,景点非常的好看,每年都会有很多的游客去泉州旅游;
2、口岸是登州古港,这是今天的蓬莱水城,这个地方没有福建泉州这个港口那么有名;
3、明州,在当时也比较有名;
4、扬州,扬州在古代一直都非常的有名,烟花三月下扬州,隋唐的时候扬州最繁华的时候。
唐朝建筑最多的地方?
看完敦煌市,我们就来看一下山西省吧!如果说敦煌这个城市体现了唐朝的佛教文化、经济和艺术,那么山西这个地方就展现出唐朝的古建筑。
根据专家的统计,在我国境内现今遗留下了唐朝时期建造的建筑物仅仅只有四座,而这四座建筑物全部都在山西省内境内。这四座建筑物分别为广仁王庙、天台庵、南禅寺和佛光寺。
唐朝不修长城军事实力有如此厉害吗?
军事实力的强弱并不能决定修不修长城。唐朝也不是完全没修过长城,据记载,在山西省榆社县有一段唐朝修的长城但和传统上的不一样他那是为了统一才修的!长城的作用在于防守北方游牧民族突袭,大唐为何不修长城呢!我认为有这么几点!
1.唐朝时期的最大威胁不是北方游牧民族,而是西边的大食和青藏高原的吐蕃。虽然北方游牧民族也有威胁,但唐朝初年唐太宗基本上解决了北方的几个少数民族的威胁。尤其是隋朝兴起的突厥,被唐朝彻底干的分了家,再也构不成威胁,北方草原变成了***的内陆,所以用不着修长城。
2.唐朝国力强盛,处于上升期,军事与经济还有文化都在往外扩展,修长城保护了内地但同时也限制了扩张与发展,所以没有修。
3.唐太宗能征善战的,一直比较注重武力解决边关问题,他一直不主张修长城,他认为主动出击才是最好的防守。所以放弃了以长城为预防的策略,改为主动进攻,毕竟在当时那个社会也是谁拳头硬谁就是老大,北方游牧民族那时可是称李世民为天可汗。那就是打出来的。
4.***盛世有的是钱,所以并不是修不起,而是***的统治者认为有钱不如装备一支精良的军队来守疆卫土,李世民曾说过李靖就是我的长城!
所以唐朝不修长城,军事实力并不是唯一的因素,都是方方面面结合在一起的!
其实除了唐代,元清也没有修过长城。元清不修长城可以理解,因为他们本身就来自北方,北方不再是威胁,如果修长城反而会成为回“老家”的障碍。
那么,我国自西周时期起就开始修筑长城以防范游牧民族的侵扰,到了唐朝为什么却没有修筑长城呢?
我们都知道唐朝的劲敌突厥力量强大。617年李渊在太原起兵造反后,突厥趁着天下大乱袭击了晋阳,李唐王朝此后向突厥称臣纳贡12年。公元626年,李世民发动玄武门政变而登基,东突厥颉利可汗认为唐朝***却不通知他,怒气冲冲率兵20万直逼长安问罪。在距离长安城仅40里的渭水之北驻扎,威慑京城。长安城内人心大乱,朝野震惊。李世民谋士们经过分析,认为突厥人出兵的目的就是:“兴师问罪和贪图财富”。于是李世民隐忍不发,据说是“空府库”以“赏赐”突厥,其实就是搬空国库以倾国之财宝换取突厥人退兵。以后虽然每年都以“赏赐”向突厥朝贡,但却加紧军事训练,提高军事实力。正好不久以后突厥的属国纷纷起兵,突厥政权再次出现破裂。公元629年,太宗分析当时形势,认为军事力量已占优势,于是下定决心要永绝突厥祸患。12年的隐忍在此一举,唐太宗命李靖率李勣、柴绍、薛万彻,统兵10万,分道出击突厥。李靖出奇制胜,在定襄大败突厥,颉利西逃吐谷浑,途中被俘,押送长安后被封归义王。第二年三月,东突厥灭亡。从此摆脱了李唐臣服突厥的历史!
随后,李世民治下的唐朝军事力量一直处于上风。到630年,四夷君长诣阙请唐太宗为***,群臣及四夷皆称万岁。
公元634年,吐谷浑寇边,太宗派李靖、侯君集、王道宗等出击,另立吐谷浑国王。公元639年,太宗命侯君集、薛万彻等率兵伐高昌。次年,在高昌首府交河城置安西都护府,西域各国皆到长安朝贡。公元645年,薛延陀首领多弥可汗拔灼开始和唐朝大军作战。公元646年,唐军反击并打败拔灼后,在漠北设立安北都护府,在漠南设立单于都护府。
629年东吐厥首领颉利拥众犯边,唐太宗以“突厥天灾人祸不断,颉利可汗并不因此而积德行善,反而更加暴虐,骨肉相残,其亡日不远了。朕正要为您扫清沙漠上的敌人,何必辛劳百姓到远方去修筑城堡要塞呢!”《资治通鉴193卷》为理由,本着“不战而屈人之兵者,上也;百战百胜者,中也;深沟高垒者,下也。以是较量,孙武著书,三等皆具焉。”《唐太宗李卫公问对译注》,拒绝了群臣建议在大漠边缘劳民伤财地修一道长城的请求。
李勣是唐太宗的戍边的主要将领之一,李镇守北部边境共达十六年之久,到贞观十五年(641年)才召回任兵部尚书。据《旧唐书·李勣传》记载,唐太宗曾对左右夸赞大将李勣说:“隋炀帝不能精选贤良,安抚边境,只会修筑长城,以备突厥。朕今委任李勣镇守并州,突厥畏威,百姓安宁,岂不胜似远筑长城吗?”
可见,除了军事上的压倒性胜利,李世民作为一代明君,还通过政治手段安抚敌人。他分析和隋朝突厥失败后,李世民开始大封突厥,除了颉利、突利等重要人物外,突厥其他有头有脸的人物一律都被封了将军、中郎将等官职,光五品以上的就有一百多人,李世民还让他们举家搬到梦中的城***安居住。通过不断的征战,不但建立了广大疆域,也凭他的政治智慧对少数民族***取了拉拢和融合的政策。唐太宗的文治武功最终创造了唐朝初年的百年安稳盛世,后称“贞观之治”。
最后啰嗦一句,其实唐代不是完全没有修改长城,只不过它与传统意义上的“拒胡长城”不同,建筑这条长城是为了统一战争。在唐初立的几年,同时并存着14个割据***,其中包括自封为皇的刘武周。唐高祖武德二年(619年),刘武周攻占李渊发祥之地晋阳(今太原),攻陷河东大部分地方,威逼关中。唐王朝迅速派秦王李世民抵御刘武周,同时构筑防御设施,从平城至鲁口的长城由此出笼。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历史唐朝最难攻的城市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历史唐朝最难攻的城市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