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明朝历史是怎么发展的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明朝历史是怎么发展的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明朝经历了几朝几代?
从明太祖朱元璋到明思宗朱由检,一共历经16位皇帝,但由于明英宗朱祁镇先后两次在位(年号分别为正统,天顺),所以一般公认明朝是十七朝(不算南明时期和明郑时期),但明朝皇帝中有四对兄弟-明惠帝朱允炆和明仁宗朱高炽,明英宗朱祁镇和明代宗朱祁钰,明武宗朱厚照和明世宗朱厚熜,明熹宗朱由校和明思宗朱由检,所以从朱元璋到朱由检一共是十二代
回答:1368年大明王朝由平民皇帝朱元璋灭元称帝,历经洪武、建文、永乐等十二世,传十六帝,1644年农民领袖李自成攻陷北京,崇祯皇帝在煤山自缢身亡,至此历时296年的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封建王朝灭亡。取而代之的是由满族人努尔哈赤建立的大清王朝。
大明王朝发生了许多对中国以后历史产生深远影响的大事,如迁都北京、终结丞相制、俢编《永乐大典》、郑和下西洋等等,但王朝末期的闭关锁国政策,也标志着中国在世界文明的竞争中开始由鼎盛走向衰败,最终为清朝末年后的苦难中国,埋下了窝根。
明末清初历史背景?
一、社会背景 明末清初是我国又一重要的社会在转型期.封建制度渐趋衰落。 1、政治:专制统治腐朽,社会各种矛盾尖锐。明末清初社会大动荡,明王朝的灭亡对士大夫阶层是一个极其沉重的打击,亡国之痛,使他们认真反思,开始对中国封建社会的痼疾和明朝灭亡的原因进行反省并著书立说。 2、经济:①土地高度集中、赋役沉重。 ②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根本原因) 3、思想:以程朱理学为标准的科举考试使思想界呈现出因循守旧、陈腐不化的习气;西学东渐中近代科技开始传入,开阔了人们的眼界。
明朝兴盛起来的原因是什么?
答:政治上: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中央集权国家的组织和支持提供了重要保障。经济上:农耕经济的高度繁荣提供了物质基础。中国古代个民族经济、文化交流对外交往的频繁,也推动了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古代文明,为科技成果的继承创造了条件。中国古代一些著名科学家的个人努力与不屑探索谨慎是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主观因素。
明朝前期,我国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之一,郑和下西洋同亚非各国的经济和文化的交流频繁,属于友好往来。明朝中后期,国势日渐衰落,倭寇入侵,倭患猖獗,戚继光领导了反侵略的抗抗倭斗争,并取得了胜利。后两者表现为冲突与战争。明代对外交往特点的演变,后两者表现为冲突与战争。明代对外交往特点的演变,非常直观地反映了当时处于封建社会末期的中国,在世界范围内已经落后了。
明朝的建立是什么时间?建立者是谁?定都哪里?
明朝(1368年-1662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封建王朝。
元朝政治***,元顺帝统治时期,爆发了红巾军起义。朱元璋参加了红巾军,他南征北战。1368年,朱元璋以应天府为京师,国号大明,年号洪武,建立了明朝。
朱元璋就是明太祖。
明朝共传十九位皇帝。明朝的领土曾囊括今日内地十八省之范围,并曾在今东北地区、新疆东部等地设有羁縻机构。明初以应天府(今南京)为京师,明成祖朱棣在位时以顺天府(今北京)为京师,应天府改为陪都。
明英宗幼年即位时,朝中有“三杨”杨溥、杨士奇、杨荣主持政局,‘海内清平’。[_a***_]统七年,宦官王振开始擅权;正统十四年发生土木堡之变,永乐以来的军事优势遭到破坏,但景泰皇帝任用于谦击败瓦剌,保卫了国土。弘治时期是明朝政治作为清明的时期,历史上称为"弘治中兴"。
正德、嘉靖朝始逐渐中衰,社会矛盾萌发,并面临蒙古、倭寇两大外患。明神宗万历朝初期在名相张居正的辅政之下曾一度中兴。后世计当代朝廷岁收,明朝的经济规模可称世界第一。惟至万历朝中期始,皇帝怠政,官员腐化,关外女真叛乱,明朝开始走向衰亡。天启年间阉党专政加快了这一进程的发展。
至崇祯年间,多处爆发民变,后金军队也突破长城,五入关内。公元1644年,李自成率军攻占北京,崇祯帝自缢。公元1662年,降清明将吴三桂将永历帝绞杀于云南昆明,明朝灭亡,但由郑氏集团在台湾建立的明郑***继续沿用永历年号,直到1683年降清明将施琅***,郑克塽剃发降清。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明朝历史是怎么发展的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明朝历史是怎么发展的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