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唐朝纪录片李白,历史唐朝纪录片李白的故事

kodinid 87 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历史唐朝纪录片李白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历史唐朝纪录片李白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中国第二季中写了李白杜甫哪些诗?
  2. 如何看待【纪录片.BBC《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2020】?
  3. 余光中写给李白的那首《寻李白》,怎么样?能否谈谈你的看法?

中国第二季中写了李白杜甫哪些诗?

【1】: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杜甫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2】: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杜甫 《茅屋为秋风所破风》 

历史唐朝纪录片李白,历史唐朝纪录片李白的故事-第1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 《望岳》 

【4】: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杜甫  

【5】: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襟 --杜甫  

历史唐朝纪录片李白,历史唐朝纪录片李白的故事-第2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如何看待【纪录片.BBC《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2020】?

杜甫,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对中国文学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为了缓解民众居家隔离抗疫的焦虑情绪,BBC最近推出纪录片《杜甫:最伟大的中国诗人》,用纪录片的镜头追寻着杜甫的足迹,重温杜甫的一生。

杜甫把律诗写得纵横恣肆,极尽变化之能事,不仅以律诗写应酬、咏怀、羁旅、宴游,以及山水,而且用律诗写时事,在他的诗歌里有着厚重真实的历史,还有着他个人的生活史与精神史。在影片中,西方学者认为杜甫与但丁、莎士比亚一样,他们创造的价值,成为了后世诗歌评判的标准。

历史唐朝纪录片李白,历史唐朝纪录片李白的故事-第3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后人常把李白和杜甫放在一起,合称“李杜”。影片里也谈到李白,认为他是那个时代最伟大的诗人,是个天才,是一个富有创新的闪耀诗人,并且谈到李杜的会面改变了杜甫的一生,李白在杜甫心目中是师长般的存在。

个人觉得影片认为杜甫是最伟大的诗人,主要在于杜甫开创了用诗来记录历史、记录生活的先河。但在国人的心目中,如果几千年来流传的古诗词是一条崔灿星河,那么里面会有好多颗特别闪亮的星星,每一颗都担得起一个“最”字,因此我们会用心地品读,然后给他们冠以贴切的名号,表达后人的崇拜与敬仰,如“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佛”王维……

余光中写给李白的那首《寻李白》,怎么样?能否谈谈你的看法?

余光中是当代著名作家、诗人、学者、翻译家,他一生从事诗歌、散文、评论、翻译,被誉为文坛的“璀璨五彩笔”。

我们最熟悉的是他的那首《乡愁》,写出了盼望祖国统一的心声。

他写给李白的那首《寻李白》,浓缩了李白的一生,把李白的故事贯穿于整首诗中,突出一个“寻”字。妙思巧构,想象超凡,有叙有议有感情,在淋漓尽致的倾诉中,展现出李白不凡的风度、独特的气质、飘逸的个性、洒脱的情怀。

《戏李白》、《寻李白》和《念李白》,他是李白的知己,信笔捻来,李白诗的想像如行空天马,超逸绝然,而余光中诗作丰富而具有创作性的想像,确实也颇有“太白遗风”。

这位伟大的作家写这首诗是对历史和文化的探索,一种情不自禁的文化孺慕。

喜欢的是这几句,“酒放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余光中的《寻李白》,写于198年4月27日,载《余光中诗歌选集》(笫3辑)《隔水观音》笫145页。

这首诗写的我只欣赏他的这三行:

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

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

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这三行诗还像诗。而且最后一句[绣口一吐],不明白李白的口怎么成了[绣口]?

其余都写的不怎么样。不足以向人推荐

反而是他的《戏李白》以《将进酒》,《庐山瀑布》为背景,写得有诗意。

少不更事的时候,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疑惑于那些奇人异士的怪异行为,怎么都想不通他们为什么那么处理自己的人生!那时候对这个世界充满了无穷无尽的热情与喜欢,带着浪漫梦想着有一天走南闯北,把自己潇洒而坚韧的身影留在世界的某一个时刻!在爱情与道义之间,我会毫不犹豫地选择道义,让那个伤透了心的女孩久久不能忘记我的所作所为!

我不知道李白整天在中华大地上跑来跑去地跑啥意思,到处题词留诗,你是真把你当大领导了?你看你一天写得,哪座山上没有你的诗,幸亏那时候没有发现新大陆,要不然我看你能写到美洲去!孔子说,道不行,乘桴浮于海!我看就该把李白这老小子弄到海上去,让他永远漂流!

据说李白后来是喝醉了酒,当时正泛舟湖上,这老小子好死不死,跳到水里面去捞月亮,结果就game over 了!大唐的一颗巨星,就这么戏剧性地结束了自己疯疯癫癫的一生,没有政治眼光,没有政治才能,有的只是文人的一腔牢骚和至死不改的嘴硬。在一个专制的时代,生长出这样一个怪胎,我们整个民族都睁大了眼睛看着他表演。有人啧啧称赞,此子天纵其才,落笔不休!有人讥讽他脑子缺根弦,世事变幻,风云自有定数,有一件事情是可以确定的,无论舆论怎么汹涌,都改变不了李白做人的底色,他永远都是那个死样子,不玩咧,我摊牌咧!

我想李白当初跳到湖里去一定是以为自己酒量大,没有咱老李喝不完的水,结果这次撑死了!风花雪夜,潇洒浪漫,此刻全都被狼狈与极度的难受代替了,要死了嘛!要死哪那么容易!结果李白的尸体就在洞庭湖里面漂啊漂啊,好像就是洞庭湖吧!身体肿得跟馒头似的,你一针戳下去,他能飞到天上去!反正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我也是嘴贱,啥事都给人说!

一代诗仙,就这么眼泪汪汪地上路了。在后人读到他奇诡云谲的诗篇的时候,不禁畅想他神***飞扬的面貌,这其中就包括台湾那位著名的邮票诗人,诗集有《与永恒拔河》,《白玉苦瓜》等,他的诗集除了包装精美外,说实话,都可以一把火烧掉了,除了那首《乡愁》写得不错!台湾的那些作家,真正作品能传下来的只有三毛,其他的都是人走茶凉!就是这个余光中,特别仰慕李白,写了好些表达仰慕之情的诗篇,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这首《梦李白》,有两句“三分化作月光,三分啸为剑气,余下三分,绣口一吐,便是半个盛唐”至为盛名,我初次读到也是怦然心动,但现在觉得这种诗太堆砌了,实在觉得无味。文人一般就是这样,仰慕起来不惜给你***,一见面能打起来,想象丰富得不行!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历史唐朝纪录片李白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历史唐朝纪录片李白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标签: 李白 杜甫 余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