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陕西中考历史明朝时期题目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陕西中考历史明朝时期题目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西安大雁塔是明代重建的吗?
西安大雁塔是唐代的。
唐长安城晋昌坊(今陕西省西安市南)的大慈恩寺内,又名“慈恩寺塔”。唐永徽三年(652年),玄奘为保存由天竺经丝绸之路带回长安的经卷佛像主持修建了大雁塔,最初五层,后加盖至九层,再后层数和高度又有数次变更,最后固定为所看到的七层塔身,通高64.517米,底层边长25.5米。
明末陕西大旱有多严重?
明末陕西大旱造成大饥荒,因为陕西连续四年大旱,大饥荒从陕西、山西起,随后蔓延到了整个华北,甚至渡过长江,波及到浙江、江西。这场大饥荒,直接导致明朝末年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旱灾、兵灾接憧而至,全国人口锐减了一半以上,明朝最终倒下。
明朝的西安府在哪里?包括今天的哪些地方?
西安府为明代陕西首府;先后隶属于陕西行省、陕西承宣布政使司;为行省、布政司治所。
(西安鼓楼)
西安为中国古代十三朝都城(实不止十三朝),七大古都之一,古丝绸之路起点;与雅典、罗马、开罗齐名,并称世界“四大古都”。
西安属上古***之雍州。西周京畿之地,文王都丰,武王都镐,均在今西安***安区西沣河西东两岸。秦称长安乡,取“长治久安”之意,置内史郡。
汉高祖于前202年在长安邑置长安县,旋迁都长安;前198年设内史治理。汉文帝时分内史为左、右内史。汉武帝于前104年改右内史为京兆尹,改左内史为左冯翊,主爵都尉置右扶风,合称“三辅”。
西安为名副其实的古都,新莽、更始、建世、汉献帝初期、西晋后期、前赵、前秦、西燕、后秦、西魏、北周等政权皆都长安。
隋文帝初年于汉长安城东南龙首原南侧另建新都大兴城(今西安市区);583年三月迁入新都,置雍州,设大兴、长安二县。
唐朝仍都长安,称为长安城;改京兆郡为京兆府,改大兴县为万年县,长安县仍旧。
(西安市古城墙)
北宋先后为陕西路、永兴路治所。元朝为陕西四川行省治所;1279年改京兆府为安西路,寓“安定西部地区”之意。
明洪武2年 (1369年),改奉元路为西安府,取义“安定西北”,西安之名由此而来。西安府辖区东界同州府及商州直隶州,西连凤翔府、汉中府、邠州直隶州、乾州直隶州,南邻兴安府,北与鄜州直隶州接壤。
西安府包括哪些地方呢?
明清两朝西安府管辖区不断地变化,直到嘉庆时期,才固定下来。辖15县1散州1散厅:长安县、咸宁县、临潼县、高陵县、蓝田县、鄠县、盩厔县、咸阳县、兴平县、泾阳县、三原县、富平县、礼泉县、渭南县、同官县、耀州、孝义厅、宁陕厅。
我是春秋,我来回答。
西安府是明清时期在陕西关中地区的的府级行政区,属于二级行政区划,属于陕西承宣布政使司管辖(注:明清实行行省制度,府是省之下的二级行政区划,置知府为其长,掌一府之政,除军事以外无所不管)。
明朝在攻克关中后,于洪武二年 (1369年),敕改奉元路为西安府,取“安定西北”之意,这就是西安府名字的来历,并非是大家日常所理解的由长安更名而来。
明西安府辖区东界河南,西邻凤翔府,北接延安府,西北通庆阳府,南达汉中府,辖今关中大部及陕南一部。
西安府在明朝时行政区域大致分为6州31县,详情如下:
6州分别为:商州、同州、华州、耀州、乾州、邠州。
31县分别为:长安、咸宁、咸阳、兴平、临潼、泾阳、高陵、鄠县、蓝田、盩厔、三原、渭南、醴泉、镇安、雒南、山阳、商南、朝邑、郃阳、澄城、白水、韩城、华阴、蒲城、同官、富平、武功、永寿、淳化、三水、长武。
明朝时期西安府地图,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明洪武九年(1377年),朝廷在元朝陕西行省、甘肃行省基础上,设立陕西等处承宣布政使司,简称陕西布政司,下辖西安、 凤翔、 汉中、延安、庆阳、平凉、巩昌、临洮等八府,共有117个州县。其中,西安府下辖37个州县,是陕西布政司最大的府,也是明朝最大的府。
西安是我国四大古都之一,有上千年的建都史。明朝初期,太祖朱元璋打算迁都,曾派太子朱标到西安考察,结果太子早亡,迁都之事不了了之。明朝西安府6州31县,“6州”是:商州、同州、华州、耀州、乾州、邠州。
明朝西安府6州31县之“31县”:长安、咸宁、咸阳、兴平、临潼、泾阳、高陵、鄠县、蓝田、盩厔、三原、渭南、醴泉、镇安、雒南、山阳、商南、朝邑、郃阳、澄城、白水、韩城、华阴、蒲城、同官、富平、武功、永寿、淳化、三水、长武。
辖域基本上相当于今天西安、咸阳、渭南、铜川4市和商洛市部分区县。清朝继续沿用明朝的西安府名,辖域变成15县1州2厅。到了民国初年西安府变为关中道,辖域变成41县。民国1928年设立设立西安市,解放初年西安市辖12个区,到1983年稳定为7区6县,直到今日的11区2县。
如果明清两朝定都西安,会发生怎样的历史演变?
如果明朝定都西安 ,到现在西安依然称为长安!接替大明的,绝不会是满清,可能是李闯王或张献忠!
朱元璋把蒙古人赶回草原后,曾经有过迁都西安的想法 ,为此,还提前在唐长安城皇城的基础上,修建了明西安城墙;同时,为了西部的长久平安,把长安改名为西安!
那么,设想一下,如果当年朱元璋迁都到西安,经过两百多年的经营,有两件事是一定的:
第一,西安不会叫西安,还会是长安!而且,长安经明朝经营二百多年后,可能比大唐的长安更辉煌,在100年前,一定还是世界上第一大都市;
第二,清军绝不会入主中原!清军随经努尔哈赤等几代人的努力,在东北地区有了很大的影响力,但是,要入关打到长安来,取得***,可能性极小。大明被灭明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北京离明、清边界太近了(当然,大明自己内部的矛盾是它覆灭的主要原因);加上吴三桂的叛变,使得本已取胜的闯王李自成兵败曲曲二十万清军。试想,如果当年都城在西安,那李自成早就拿下长安,在此基础上可以从容地部署力量对付远在东北的清军。
当然了,推翻大明的也不一定就是李自成或张献忠,也可能另有其人,但绝对不会是只有二十万人的大清辫子军。
都城居中,东北南北四个方向攻有纵深后方可保后勤,守有空间步步为赢可换时间,正是秦、汉、唐都于西安的重要原因。
历史不是设想的,所以,这些都是***想。明、清不选西安做都城有它的历史必然性。今天的西安,正站在一个新的发展起点上,作为一带一路战略中的重要城市,丝绸之路的起点,一定会重新找到它的地位,成为在国内乃至全球更有影响力的国际化大都市!
不叫长安,西安依然会辉煌!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陕西中考历史明朝时期题目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陕西中考历史明朝时期题目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