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唐朝历史知识改编音乐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唐朝历史知识改编音乐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唐朝体现音乐风俗的诗句?
李凭箜篌引 ·李贺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唐朝音律特点?
1、西域风情特色
唐朝音乐包括了不同风格的音乐特色。例如说唐朝诗鬼李贺的诗中《李凭箜篌引》中的箜篌,其实是东晋时期天竺传到中原来的。所以相对比琵琶来说,箜篌更多了一些异域风情。
管乐器筚篥,是古代龟兹人发明的乐器,汉魏时期传入中原,唐朝时期,筚篥成为宫廷十部乐中的主要乐器。还有笛子和洞箫,唐朝之前两者是没有区分的,唐朝时期才出现了笛子和洞箫两种不同的形制。而当时最有名的笛演奏家李谟师从西域龟兹乐手,风格更偏向于辽阔大气的西域风情。
2、正统特色
古代音乐的分类很是清晰,历朝历代帝王都把雅乐作为正统音乐,到了隋朝时期,燕乐开始走上历史舞台,并且在唐朝时期走向巅峰,唐朝有名的宫廷歌舞大曲,就叫做“燕乐大曲”。
3、奢华特色
唐朝音乐是以宫廷燕乐的兴起为开端发展的,当时一般在宫廷王室、贵族世家里演奏发扬,这便是宫廷雅乐部分。后来教坊开始设立,教坊作为一种专门的宫廷音乐机构,但包含雅乐部分了,它负责其他民族地区等区别于雅乐的音乐文化部分。
而在民间,寺庙是音乐活动的主要场所。从唐朝音乐的属性上看,这种音乐文化则具有一定的阶级性,就它的表演形式和表达内容来说,有的时候它会带有统治阶级的意志,在宫廷音乐里表现尤为突出。例如唐玄宗改编的《婆罗门曲》便带有***的奢华和浪漫色彩。
4、民谣特色
唐朝统治者对音乐无比重视,对音乐人才也是十分尊重。统治者对音乐艺人们的关注,尤其是唐玄宗,在一段时期内,艺人们的社会地位是有所上升的。而在民间,音乐文化受到文人雅士的高度关注,他们将音乐写入诗文中,或咏或唱,四处散播传颂,又发展了民谣小曲。
乐府是唐朝出现的历史上第一个音乐机构?
乐府,中国古代民歌音乐。乐府是古代音乐机关,秦代以来朝廷设立的管理音乐的官署,到汉时沿用了秦时的名称。公元前112年,正式成立于西汉汉武帝时期,收集编纂各地民间音乐、整理改编与创作音乐、进行演唱及演奏等。
汉魏六朝以乐府民歌闻名。“乐府’本是汉武帝设立的音乐机构,用来训练乐工,制定乐谱和***集歌词,其中***集了大量民歌,后来,“乐府”成为一种带有音乐性的诗体名称。今保存的汉乐府民歌的五六十首,真实地反映了下层人民的苦难生活。如《战城南》、《东门行》、《十五从军征》、《陌上桑》等,其文体较《诗经》,《楚辞》更为活泼自由,发展了五言体、七言体及长短句等,并多以叙事为主,塑造了具有一定性格的人物形象。《孔雀东南飞》(又名《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木兰辞》是汉魏以来乐府中叙事民歌的优秀代表作,称为乐府双璧。
早在周朝,中国就已经出现了礼乐教育机构“大司乐”,不过历史上最为著名的音乐机构出现在汉唐两朝。
汉朝最高的音乐机构是乐府。其实乐府在秦朝就已设置,1***7年在秦始皇的陵墓区中发现了一件刻有“乐府”二字的错金银钮小钟。
不过到了汉武帝时代,乐府才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这不仅表现在乐府人员的增多,还表现在乐府功能的增强, 其中最重要的一项改变是从那时起,乐府开始负责***风。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唐朝历史知识改编音乐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唐朝历史知识改编音乐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