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明朝历史的谣言故事,关于明朝历史的谣言故事有哪些

kodinid 21 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关于明朝历史谣言故事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关于明朝历史的谣言故事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明朝为何有谣言称明武宗不是正统继位?

明朝为何有谣言称明武宗不是正统继位?

明武宗朱厚照的身上说不清道不明的历史记载太多了,也不差这一点两点的,既然题主认为有“不是正统继位的谣言”,“莫须有”吧,反正本人遍查史料,没看到这样的记载,不知出自何处,或许是朱厚照在九泉之下不甘寂寞,又玩出了新花样呢!

但这样的谣言不仅仅关系到朱厚照的身世问题,还关系到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终身只有一位妻子的皇帝的清白,这就不得不说说清楚,否则就颇有点对不起这位老皇帝了。

关于明朝历史的谣言故事,关于明朝历史的谣言故事有哪些-第1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朱厚照的父亲明孝宗朱佑樘在中国有史以来的众多帝王中,可谓是一个品德操守堪称完美的人,且不论其文治武功如何,仅在做人方面,中国历史上没有一位帝王能有资格与其相比。在位十八年,待人宽厚仁慈,朝堂之上与属下情同手足,而且不近女色,回到后宫只有一位妻子相伴,终其一生,未改其情,身为帝王恐怕同时期的圣人也做不到这样,死后谥号为“孝”,这一字中的分量沉甸甸的,没有半点水分。

朱佑樘与唯一的妻子张皇后一生中育有两子一女,长子是朱厚照,次子朱厚炜早夭,女儿也不到两岁就早夭,朱厚照是两人唯一成年的儿子,15岁时继位为皇帝,是为明武宗。与历朝历代帝王不同的是朱佑樘因为只有一位妻子,所以儿女稀少,没有大多数帝王儿女成群的家丁兴旺,也许正因为如此,老皇帝两口对这个唯一的儿子溺爱有加是可能的,如果有谣言说这个唯一的继承人身份有问题,不是在污蔑朱厚照,而是在损害其品德堪称圣人的父母,这样的谣言恐怕让很多人难以接受。

当然在历史记载中的朱厚照,却完全是另类人,与其老子相比,简直不像是亲生的,不仅离经叛道,而且***无度,任内重用以刘瑾为首的太监“八虎”,作恶多端,罄竹难书,其创造的“豹房”,完全就是商纣王鹿台的翻版,也许正因为有这样的恶行,同时代的人怎么看怎么不像是明孝宗朱佑樘亲生的儿子,所以才有这一说吧!

关于明朝历史的谣言故事,关于明朝历史的谣言故事有哪些-第2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但历史的真相到底如何,现在的人恐怕谁也说不清,由于朱厚照没有子嗣,其死后将帝位传给了堂弟朱厚熜(就是后来的嘉靖皇帝),血缘关系上失去了至亲的“为尊者讳”庇护,所以在后世留下了数不胜数的骂名,仅凭正史上逻辑错乱的记载,我们很难认***相了。

正德十二年(1517年),距朱厚照离世只有四年,曾经在土木堡之变中俘虏了大明皇帝的蒙古部落再次来袭,这次换了个部落,由瓦剌改为鞑靼,其王子伯颜亲率军五万南侵。朱厚照冲破文官集团的再三阻挠,不带一个文官,亲率六万大军御驾亲征蒙古,史料记载其一路“自宣府抵西陲,往返数千里,上(指皇上朱厚照)乘马,腰弓矢,冲风雪,备历险厄,有司具辇以随,也不御。阉寺从者多病惫弗支,而上不以为劳也。”这样的记载是朱厚照留给后世的为数不多的正面形象,俨然是一个精力充沛、孔武有力的武将,很难想象是一个长期沉迷于酒色的***之人。但对这次战绩的记载是:“蒙古军队阵亡十六人,明军阵亡五十二人,伤五百六十三人。”最终的结果却是以如此惨胜的结局造成从此蒙古数十年内不敢再犯大明边境,史料上的这种逻辑混乱的说法,使我们很难相信文官主笔撰写的对朱厚照的记载,有多少可信度,或许是因为朱厚照没有像其父亲一样,按照文官们理想中所希望的那样做皇帝吧,所以才在刀笔之下变成了一个恶魔一样的存在!

题主说的应该是“郑旺妖言案”,这个事件并不是说武宗不是正统继位,而是说他不是皇后张氏所生,并非嫡子。这个来龙去脉还要从武宗的父亲孝宗朱祐樘说起。

关于明朝历史的谣言故事,关于明朝历史的谣言故事有哪些-第3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中国古代唯一践行一夫一妻的帝后明孝宗与张皇后)

明孝宗朱祐樘,是中国古代唯一一位践行一夫一妻的皇帝(隋文帝杨坚在独孤皇后死后有过别的女人),除了正宫张皇后之外再没有任何一个妃嫔。张氏是朱祐樘继位前几个月被立为太子妃,此后四年,都没有诞下一儿半女。大臣担心皇嗣问题,急切希望孝宗选妃,却被孝宗坚定拒绝。这旗间的原因外人就不得而知了,或是真的恩爱无比,但更有可能是张皇后强势而孝宗惧内。


就在孝宗夫妇也为无子担心而在宫中求子之时,弘治四年,张皇后突然宣布诞下皇子,也就是后来的武宗皇帝朱厚照。但是此子来的确实也很凑巧,因为如果张皇后再不生孩子,怕是孝宗也顶不住压力要选妃了。因此谣言四起,说是张皇后为了保住独宠,而抱养了宫人之子。

正巧这时候出了著名的“郑旺妖言案”。故事是这样的,一个叫郑旺的当兵的,家里世代当兵,地位低下,也没有钱,于是把自己十二岁的女儿郑金莲卖到了一个伯爵府上。原本也无事,可有一天郑旺突然想到找女儿,多方打听,得知女儿被送入宫中。他走关系到了京城,认识了一个小宦官张山。据说张山送了一些钱财衣物给郑旺,说是他女儿给的。于是郑旺大为兴奋,四处扬言女儿受到皇上宠幸,甚至说女儿已生下皇子,本来就有人怀疑张皇后没有生子,因此事更是传的沸沸扬扬。

此事本也是街头巷尾的传闻。可是十三年后,孝宗皇帝自感时日无多,太子朱厚照即将继位,为了沥青谣言,孝宗亲自审断了郑旺谣言案,将张山处死,郑旺监禁,郑金莲送往浣衣局为奴。不久孝宗驾崩,郑旺被释放。由于此事只杀了张山一人,而并未处死主犯郑旺父女,更让人产生怀疑,认为郑旺确实为皇亲,郑旺出狱后也是继续强调自己的女儿生下皇子,甚至有其同乡王玺,竟跑到东安门要奏本请朱厚照释放自己的母亲。

(武宗朱厚照)

此事让朱厚照大为震怒,最终郑旺、王玺被逮捕,以妖言罪处死。这就是郑旺妖言案的全过程。因为朱厚照是明朝建国以来第一个以嫡长子身份继位的皇帝,所以显得尤为珍贵。此时郑旺的***让朱厚照的尊贵身份蒙上阴影,更是威胁了已经成为皇太后的张氏的名誉。所以,朱厚照杀郑旺,理所当然。

至于为什么孝宗没有杀他,不得而知。有人认为其实孝宗是判了郑旺死罪,只不过秋后问斩,而孝宗驾崩,武宗即位大赦天下才让郑旺又出去妖言惑众。个人认为郑旺确实就是个妖言惑众的大骗子,宫女生子皇后抱养这种类似狸猫换太子的剧情不太可能是真的。但是确实因为孝宗张氏独一无二的一夫一妻情况,加上武宗继位后的荒唐行径,才让这谣言越穿越广。真实性不敢说为零,至少可能性真的很小。

我也算读过几本史书的,没看到有怀疑武宗不是正统的呀!连把他黑出翔的嘉靖和满清也没这种说法,因为朱厚照同学是独子连和他争位的都木有。只有某些砖家野史怀疑他不是张皇后所生,这也和他是不是正统无关。

嘉靖才不是正统的皇子继位,他的父亲是明宪宗第二子兴王,继承宪宗皇位的长子明孝宗只有一个儿子朱厚照明武宗,朱厚照死后无嗣,当时首辅杨廷和跟武宗生母孝宗皇后张太后决定迎立孝宗弟弟兴王的唯一儿子朱厚熜也就是嘉靖。

但是杨廷和犯了一个致命错误,他拟定的武宗遗诏里没有提及让朱厚熜继承孝宗这脉香火,而嘉靖这人万般不好却是个货真价实的孝子。如果他继承了他伯伯孝宗这脉就意味着他父亲兴王绝嗣,所以他靠着这个“孝”联合了一帮对杨廷和不满的想上位的大臣(比如杨一清张璁)还有杨廷和在清洗朱厚照的佞臣时得罪的锦衣卫和太监们,引发了惨烈的“大礼仪”之争,斗倒了杨廷和,清洗了前朝旧臣,同时还帮父母争到了名分。

张太后后来也被他整得很惨,武宗的实录也被他修得像个花边新闻集,武宗的皇后也被他苛刻。

朱厚照同学的谥号——明武,为什么有“武”这个谥号呢!谥法中说:刚强直理曰武。刚无欲,强不屈。怀忠恕,正曲直。威强敌德曰武。与有德者敌。克定祸乱曰武。以兵征,故能定刑民克服曰武。法以正民,能使服。夸志多穷曰武。大志行兵,多所穷极。

史迹简述:武宗一生,贪杯,好色,尚兵,所行之事看似多荒谬不经,为世人所诟病;同时武宗又处事刚毅果断,弹指挥间诛刘瑾,平安化王,宁王之乱,应州大败小王子,精通佛学,会梵文,还能礼贤下士,亲自到大臣家中探望病情,甚至痴情于艺妓,个性强烈,为人却又十分平和,浑不似一代帝王。如果有人认为武宗在豹房、宣府穷奢极欲的时候把大权放弃了,那便大错特错了。武宗虽然不入大内,但是仍时常上朝听政,批答奏章,决定国家重大***。不愿上朝时,就通过司礼监传达自己的圣旨,命内阁执行。即使他远在宣府的时候,还是特别强调虽然大臣不许前来,但奏章要一件也不许少地送到宣府,至于武宗是否批复,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所以说,武宗虽然做出了许多荒唐的事情,但在权力上一点也不糊涂,对权力抓得很牢。若非如此,他又怎能安乐十六年!这些所谓荒唐事,也极有可能是他那刻薄的堂弟黑上去的。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关于明朝历史的谣言故事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关于明朝历史的谣言故事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标签: 孝宗 朱厚照 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