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高一历史唐朝政治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高一历史唐朝政治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唐朝政治的分期?
将唐朝分为初唐、盛唐、中唐、晚唐,是文学上的划分,更准确地说是唐诗上的划分,而不是历史学上的划分。
根据现存的文献可知,这种划分方法最早出自于南宋严羽所著之《沧浪词话》,当时提出了“盛唐”和“晚唐”的说法,元代杨士弘的《唐音》一书则正式提出了“初唐”、“盛唐”、“中唐”和“晚唐”的说法,明代高棅所著之《唐诗品汇》一书将其进一步总结为:“至于声律兴象,文词理致,各有品格高下之不同,略而言之,则有初唐、盛唐、中唐、晩唐之不同。”
唐朝的政治措施有哪些?
唐代在国家行政方面的措檀越要有4个:(1)政治制度—3省6部制,国家权利主要集中于此。
中央***机构分为3省、6部、1台、5监、9寺;地方上分为道、州、县3级行政(2)军事制度—府兵制,建立在均田制基础上因此是兵农合1的制度。
府兵农忙时生产,农闲时操练,战时则应征作战。
1般任务是轮番到京城宿卫或到边疆和内地的要地戍守(3)选官制度—科举制,始创于隋朝,至唐代进1步发展、完善。
通过科举考试当官成为提拔官僚的主要方法,有益于打破魏晋以来世家大族对任选官员乃至影响朝政大局的垄断,进1步扩大了封建统治的阶级基础(4)税赋制度—均田制,庶民根据户籍授田,贵族及官员按品级授田。
唐朝政治发展大纲?
唐朝政治制度:三省六部制。
唐代三省制的特点是在建立不久就向二省、一省转变。
为了控制相权,皇帝逐渐使用一些资历较轻的官员参预朝政,实际行使宰相的权力,但是由于没有宰相崇高的体制,所以便于控制。
中书令、侍中、尚书令以及左右仆射这些宰相职务已经变成了一个崇高的虚衔,而真正的宰相却成为一种临时性质的职务。
唐代以三省首长“品位既崇,不欲轻以授人,故常以他官居宰相职,而***以他名。”(《新唐书》卷46《百官志》)主要有“平章事”和“同中书门下三品”等。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高一历史唐朝政治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高一历史唐朝政治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