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后期孙氏家族历史,明朝后期孙氏家族历史简介

kodinid 1 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明朝后期孙氏家族历史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明朝后期孙氏家族历史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明朝上战场的皇后?
  2. 有哪些皇后或皇太后能够垂帘听政而不垂帘听政?

明朝上战场的皇后

孝慈高皇后 马秀英(1333一1382),

安徽宿州人,早年丧母,被郭子兴夫妇收养为义女。1382年(洪武十五年)五十一岁的马皇后病逝。”大脚马娘娘,芳名秀英,皖北宿州人,生于公元至顺三年(公元1332年)八月初八,时值壬申,肖猴,幼年失怙。在以三寸金莲为美为贵,妇女皆缠足的元代,马秀英坚不裹脚,故被人称为〃马大脚〃。马秀英十二岁时为其父好友红巾军首领郭子兴收养,二十一岁时嫁给朱元璋,与其共同渡过十五年患难与共的征战生涯。公元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称帝,立国号大明,建元洪武,册立马秀英为皇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八月,积劳成疾的马皇后在南京病故,终年五十一岁。

明朝后期孙氏家族历史,明朝后期孙氏家族历史简介-第1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一位年仅15岁的王妃(封燕王妃),她是明朝开国功臣徐达的长女,后来成为明成祖朱棣的发妻——仁孝文皇后。徐氏从小资质过人,贤良淑德,喜欢读书,被人们成为“女诸生”。她成为朱棣的妻子后,生性温顺,与丈夫朱棣和和睦睦,对丈夫和公婆——明太祖和马皇后的照顾可以说是无微不至。《明史·卷一百十三》记载道,“从王之籓,居孝慈高皇后丧三年,蔬食如礼。”说的是在马皇后薨逝后,徐氏去北平为她守孝了三年,每天素菜为主,这样的孝心感动了众人。

徐氏能文能武,在建文帝朱允炆和燕王朱棣的“靖难之役”中,朝廷派出名将李景隆带领兵将进攻北平,战事爆发时,朱棣正好不在,于是防守之职便由世子朱高炽来负责,由于临时上阵加上没有什么经验,作为母亲徐氏选择毫不犹豫站出来和儿子扛起重任,和他一起策划部署守城战略。

有哪些皇后或皇太后能够垂帘听政而不垂帘听政?

史书上明文记载的有资格垂帘听政,但被本人明确拒绝的皇太后是明朝仁宗时期的皇后、宣宗时期的皇太后、英宗时期的太皇太后张氏,也就是热门历史剧《大明风华》中的那个时常念叨家长里短的太子妃张妍。还有一个就是张氏的儿媳妇,宣宗之妻、英宗之母孙氏(孙若微)。

明朝后期孙氏家族历史,明朝后期孙氏家族历史简介-第2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这两位都是明宣宗朱瞻基临终前用遗诏的形式明文规定她们有辅政资格的,也就是合法的垂帘听政,因为明宣宗死的时候,他的长子明英宗朱祁镇还不到九岁,所以明宣宗安排张太后和孙太后帮助儿子。明宣宗的遗诏关于这两位太后的内容摘取如下:

长子皇太子祁镇,天性纯厚,仁明刚正,其嗣皇帝位,在廷文武之臣协心辅佐,务以安餋军民为本,毋作聪明,以乱旧章。凡国家重务,皆上白皇太后、皇后,然后施行。

张太后辈分高,所以她活着时,如果要有垂帘听政的话,肯定是以她为首,张太后的口碑不错,算是个贤后,而且,张太后的丈夫明仁宗对文官集团特别好,有这个恩情,执政的文官集团也乐意让张太后垂帘听政。

明朝后期孙氏家族历史,明朝后期孙氏家族历史简介-第3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但张太后本人却不愿意以女子之身辅政,或许是她自己觉得没有处理朝政的能力,也或许她是一个比较传统的女性,严守男子处理国事,女子管理后宫的规则,在群臣恳请张太后垂帘听政时,她毫不犹豫地拒绝了,《明史》中记载:

大臣请太后垂帘听政,太后曰:“毋坏祖宗法。第悉罢一切不急务。”

有了张太后的先例,她的儿媳妇,明英宗的母亲孙太后也就不好搞什么垂帘听政了,张太后死时,明英宗也才十五岁,可群臣提都没提让孙太后垂帘听政的事,而且,孙太后的名声也没有张太后好,《明史》还记载孙太后非英宗生母,暗示她害死英宗生母,和***剧中描述的正面形象完全不同。

除明朝的这两位皇后外,宋朝也有几位太后在新旧交替之际有过垂帘听政的资格,但在新皇帝确认后,她们马上就辞职不干。第一位是宋神宗正妻向皇后,她在宋哲宗驾崩时力主端王赵佶为新帝,赵佶登基后为了感谢向太后的提拔,特意请她一起掌政,但被她拒绝:

徽宗立,请权同处分军国事,后以长君辞。

第二位是宋哲宗时期的废后孟皇后,她因为是废后,所以在“靖康之变”时逃过一劫,没有被金兵带去北方,金国留下的伪帝张邦昌请她出来垂帘听政,但在宋高宗赵构继皇帝位后,她马上撤帘。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明朝后期孙氏家族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明朝后期孙氏家族历史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标签: 太后 垂帘听政 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