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忠贤在明朝的历史真实,魏忠贤在明朝的历史真实吗

kodinid 52 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魏忠贤明朝历史真实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魏忠贤在明朝的历史真实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魏忠贤是被明朝哪位皇帝所著?
  2. 魏忠贤不死,明朝不亡,得势仅三年的他真对明朝有这么大影响吗?

魏忠贤是被明朝哪位皇帝所著?

魏忠贤是被明朝崇祯皇帝朱由检所著。魏忠贤在万历时入宫为宦官熹宗即位,升为司礼秉笔太监兼提督,后掌管东厂,排斥异己,广结党羽,专断国政。崇祯皇帝朱由检继位后,打击惩治阉党,治魏忠贤十大罪,命逮捕法办,魏忠贤自缢而亡,其余党亦被肃清。

魏忠贤是被明朝崇祯帝即明思宗朱由检诛杀的,崇祯帝是明朝的最后一位皇帝,初登基时期颇为励精图治,试图成为明皇朝的中兴之主,魏忠贤就是这个时期被他咔嚓掉的。不过崇祯帝个人性格多疑,滥杀大臣,他的清廉和励精图治也不能由始而终,最后还是亡国了。

魏忠贤在明朝的历史真实,魏忠贤在明朝的历史真实吗-第1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魏忠贤不死,明朝不亡,得势仅三年的他真对明朝有这么大影响吗?

关于明朝的灭亡,近些年来一直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忠贤不死,明朝不亡”。这里说的忠贤,既魏忠贤。

魏忠贤是明朝有名的大宦官,权势极高,人称“九千岁”。在明熹宗时期,是除了皇帝外的“第二人”。其党羽众多,遍及朝野,从内廷到东厂、锦衣卫、朝廷百官到边关大将,无不对其唯命是从,真可谓是一手遮天。可以说,他距离皇帝就差一个名分了。

常言说: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朝廷中与魏忠贤争斗最多的当属“东林党”人了,可魏忠贤有熹宗皇帝的宠信自然也不惧东林党的反抗。等到熹宗皇帝驾崩,崇祯皇帝即位。崇祯皇帝想要收回对朝廷的掌控权,就要先搬开挡在身前的“大石”魏忠贤。通过一系列不断的打压,加上朝中东林党人的配合,最终魏忠贤彻底被崇祯皇帝拿下,定下数条罪状发配凤阳。魏忠贤自知罪责难逃,就找了棵树上吊自缢了。(这一点和后来崇祯皇帝的结局是一样的,不知道是不是天道轮回呢!)

魏忠贤在明朝的历史真实,魏忠贤在明朝的历史真实吗-第2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等崇祯以为除掉了魏忠贤,自己这下可以大权在握,大展拳脚了。却不知自己已经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要知道当皇帝最忌讳的就是朝臣一家独大。可他还没有掌握住足够的实力,就急冲冲的除掉了魏忠贤,打破了朝廷上平衡的局面,导致掌握朝政的东林党人一家独大,渐渐失去了对朝廷大臣的管控能力。更有甚者东林党相互串通,对皇帝的命令也是阳奉阴违。崇祯号召朝廷大臣捐赠军饷,可这些大臣一个个在崇祯面前哭穷,所捐白银不足10万两。可等李自成攻破北京城,在这些大臣家里却搜出来数百万两的资产。

实事求是的说,魏忠贤确实是个大奸臣,办了许多的坏事。可崇祯要是不急冲冲的把他给除掉了,和他联手说不定明朝还能多延续几年。毕竟他能用各种办法,让大臣把银子凑出来。有了银子,整顿军备准备打仗,说不得明朝还能多坚持一段时间,没准历史就会被改写了呢?

当然,历史已经成为过去,是不能改变的了。我们现在所做的一切推测,都是基于史书记载。尚不知史书记载的准确率为几何,自然也不能评价古人的功与过了。我们能做的就是把握好现在,活在当下。

魏忠贤在明朝的历史真实,魏忠贤在明朝的历史真实吗-第3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从某种角度来讲,这话还真可以这么说。

先三言两语,简单介绍下明朝基础体制。

明朝这个国家,从成祖爷开始,是官与宦相互牵制的制度,官大,则用宦压制官,反之宦大,则用官压制宦,谁也别想独大,谁也别想一手遮天,所以才有嘉靖万历这种,几十年不上朝,仍能掌握朝廷中枢权利,依靠的就是官与宦之间的权力平衡。

魏忠贤这倒霉蛋,正好赶上了宦大的时代,那皇帝肯定会用官压制宦,我们这位九千岁,作为宦老大,肯定是首当其冲打击目标。

之所以说,崇祯是个不折不扣的昏君,事就出在了这,官压制宦,只要削弱宦的势力即可。

但咱们崇祯检哥,偏偏把宦老大做掉了,宦名存实亡,官就会一家独大,只手遮天,检哥改变了明朝百年来,官与宦相互牵制的体制,一个王朝改变体制,距离灭亡也就不远了,最终明朝,果不其然的毁在了东林党手里,所以朱由检是个昏君,无可争论,昏君越勤,国亡越快。

所以魏忠贤不死,东林党就不会独大,东林党不独大,至少明朝不会亡于李自成手里,因此从某种意义来说,魏忠贤不死,明朝不亡也并没有错。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魏忠贤在明朝的历史真实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魏忠贤在明朝的历史真实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标签: 忠贤 明朝 崇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