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中国历史大明朝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中国历史大明朝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明朝那些事儿跟历史差别大吗?
《明朝那些事儿》和真正的历史还是有区别的。
因为正史是居于事实基础进行记录的,思维比较严谨,所记录的事情一定是有书可考,有据可查的。而《明朝那些事儿》是以故事的形式来讲述明朝兴衰的原因,风格幽默诙谐,虽说在大事件上也是根据史实描述的,但是很细微处与史实还是有出入的。
以时间轴的形式梳理隋唐元明清的重大***?
唐朝建立,玄武门事变,贞观之治,武则天称帝,开元盛世,安史之乱,唐朝灭亡,五代十国,陈桥兵变,宋朝建立,活字印刷术发明,指南针用于航海,檀渊之盟,北宋灭亡,会宗,钦宗被俘,南宋建立,岳飞被杀,蒙古崛起,金灭亡,南宋灭亡,元朝建立,明朝建立,废丞相,杀功臣,设东西厂,锦衣卫,朱棣造反,设内阁,魏忠贤专政,李自成起兵,崇祯吊死煤山。
大明朝几百年的历史,有哪些皇帝?
明朝(1368-1644年)共传十二世,历十六帝,享国二百七十六年。十六位皇帝分别是:
2.明惠帝,建文皇帝,朱允炆1398年-1402年在位
4.明仁宗,洪熙皇帝,朱高炽1424年-1425年在位
6.明英宗,正统(天顺)皇帝,朱祁镇1435年-1449年,1457年-1464年在位,因做过两次皇帝,故用两个年号。
中国饥荒历史记录?
离我们最近的三次大饥荒,分别发生明朝、清朝、民国。明朝时期的大饥荒,发生在公元1638年至1642年崇祯年间,因为陕西连续四年大旱,大饥荒从陕西、山西起,随后蔓延到了整个华北,甚至渡过长江,波及到浙江、江西。这场大饥荒,直接导致明朝末年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旱灾、兵灾接憧而至,全国人口锐减了一半以上,明朝最终倒下。
清朝时期的大饥荒,发生在公元1876年至1879年,也是持续四年,这场大饥荒,堪称中国历史上最大的灾难,大饥荒遍布整个北方,以直隶、山东、河南、山西、陕西五个省份最为严重,受灾人口高达两亿,一共造成1300万人死亡,被称为“丁卯奇荒”。
民国时期的大饥荒发生于抗日战争几乎进行到白热化的1942年,这场大饥荒发生在河南,被称为“中原大饥荒”,受灾人口达到一千万,而死亡率高达五成,意味着有五百万人被饿死,真的是惨绝人寰。
中国古代历朝历代都有相应的国号,为何唯大元、大明、大清的正式国号有“大”字呢?
中国历史上不只是元,明,清国号有大字,只要是大统一朝代都有大字,比如大秦帝国,大汉,大唐,北宋最早也称大宋,只有不是大统一的就没有大字比如三国,[_a***_],西晋,五代,南北朝,南宋这些多国并列不是大统一的朝代就不加大字。这也是后世写史人对大统一朝代在历史上的地位和贡献的一种肯定。
这和国号的来源有关。秦的来源是周的封国,汉的来源是刘邦所封汉王,封地在汉中。魏是曹操所封魏王,封地在邺城属魏地。晋是司马昭所封为晋王,隋是杨坚之前封随国公,因随从走字,不吉,故改为隋。唐是李渊所封唐国公,所封属陶唐故地。宋是因为陈桥兵变属于宋地。也就是说宋之前国号无一例外皆是地名。既然是地名,建国号时加上大字自然不妥了。因四海之地皆属天子所有,岂可一地独大?
这个规矩到元朝开始打破了,元朝是蒙古人建立的,发祥地自然是蒙古,所以自铁木真后国号一直叫蒙古。忽必烈入主中原统一天下后定国号为大元,取自《易经》大哉乾元一句,和地名并无关系,所以开始加上一个大字。
而朱元璋始称吴王,但建国后并没有定国号为吴,而是大明,意为承大小明王韩山童父子的正统,故和地名无关,所以称大明。
清朝更复杂,一开始是金,史称后金。后改为满州,这既是族名又是国号。不久后才正式定为大清,原因是五德始终说,大明为火德,大清则为水德,水能克火。同时在满语发意中清和金同音。也和地名无关,所以是大清。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中国历史大明朝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中国历史大明朝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