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历史上的唐朝运河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历史上的唐朝运河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唐朝是京杭大运河开凿的朝代吗?
不是。
京杭大运河建设于春秋吴国。春秋吴国为伐齐国而开凿邗沟,隋朝大幅度扩修并贯通至都城洛阳且连涿郡,元朝翻修时弃洛阳而取直至北京。开凿到现在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京杭大运河始于春秋时期,形成于隋代,发展于唐宋。最终在元代成为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河流。
隋唐大运河还在吗?
隋唐大运河现在还在用。20世纪60年代,江苏在运河与长江交汇的江都利用运河河道向北调水,将长江水调入运河,建设了亚洲最大的抽水站。在苏北大平原大运河仍然是重要防汛渠道,它不仅承担着防汛任务,还灌溉着万顷良田。
2、隋唐大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最早、规模最大的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南起杭余(杭州),北至涿郡(北京),隋朝开凿全长2700公里,成为现今的京杭大运河。
隋朝大运河如今已经没有了。只留下来了部份河渠。隋以后,各朝各代都有修整,河道改变了许多次,现在保留下来的,是元明清之后加上建国以后所修整的京杭大运河。但京杭大运河也并未全线贯通,部份河道已经消失或改道,但整体框架还在。 隋唐大运河长“八百余里,广十余丈”,以洛阳为中心,北至涿郡(今北京),南至余杭(今杭州)。后代通过浙东运河延伸至会稽(今绍兴)、宁波。
安史叛军占领河南运河被截断,江南的粮食物资如何运往西北唐朝控制区?
先说结论,安史乱后,南方粮食是走汉江运输至汉中,再从汉中走陆路运输至关中。要说清这个问题,首先得说明隋唐时期漕运的问题。
隋炀帝时开凿大运河,沟通南北。从此隋唐两朝***就使用大运河把南方的粮食运到洛阳,再从洛阳出发沿黄河逆流而上到达陕西渭南,最后从渭南走广通渠进入长安。
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洛阳、长安先后被叛军攻陷,原先漕运的道路走不通了。唐朝***把江南赋税沿长江、汉江逆流而上到达汉中,然后再从汉中地区走陆路运送到凤翔府(今陕西扶风,当时是唐肃宗中央***所在)。
757年,长安、洛阳被官军收复后,漕运之路再次畅通。其实安史叛军占领长安洛阳时间并不长,也就一两年时间。
应该是改成陆运,但是安史之乱只持续了8年多左右,对于唐朝核心关中平原生产的粮食,和四川平原天府之国的粮食还是可以维持唐朝在西北部的统治,四川平原一直是天府之国所以唐玄宗才南下四川平原躲避,安史之乱平定之后,唐朝依然靠着运河维系整个经济,安史之乱之后依然能持续了150多年,安史之乱没有把唐朝灭亡,得益于唐肃宗称帝,迅速平乱,但安史之乱后唐朝也逐渐走向下坡路,虽有宪宗中兴。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历史上的唐朝运河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历史上的唐朝运河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