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明朝和元朝的历史故事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明朝和元朝的历史故事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元朝怎么被明朝灭亡?
1、频繁发动战争。整个元朝统治期间没有战争记录的年份仅有22年,其中连续没有发生战争的时间最长都没有超过三年,而战争打的就是钱和粮,消耗极为巨大,长期战争必然导致国库空虚,人民生活陷入困境。在元朝统治期间,全国各地几乎每一年都会爆发农民起义,再加上元朝对外发动的各种战争,元朝可以说是不折不扣的“战争机器”。元朝发动的战争破坏性极大,所到之处基本上都变成一片焦土,大都会实行“屠城”政策,严重破坏了当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2、经济得不到发展。元朝基本上一直处于战争状态,统治者也不可能集中精力去发展经济,因此整个元朝统治期间经济发展严重倒退,经济发展水平从来没有超过宋朝时期,底层人民生活极端贫困。元朝经济成就最突出的也就是棉花的推广种植以及棉纺手工业的发展。
3、元朝政局动荡。元朝统治期间1295-1368短短的七十年间,就出现过十位皇帝,帝王频繁更迭无形中削弱了其内部的凝聚力,导致政局极为动荡。元成宗是忽必烈钦点的接班人选,但仅在位13年就死了。成宗死后,武宗继位,并立了其弟仁宗为太子,约定仁宗死后再由武宗子嗣继位。但元仁宗违背约定,将皇位传给自己的后代,没有传给武宗子嗣,从而引发了一系列宫廷政变。
4、民族分化政策使蒙古人极端孤立。元朝为了维护蒙古贵族统治,将全国人口分为四等人:蒙古人为一等人,西域各地居民则为二等“色目人”,原金国境内的汉人、契丹人、女真人以及曾作为元后方根据地的云南人就为三等“***”,而淮河以南的大部分人口则不分种族均为“南人”或“蛮人”。这样的政策导致当最高层的蒙古人与最底层的南人发生冲突时,由于“南人”的组成中有农民、手工业者、商人、小地主、知识分子等,所包含的人口极为庞大,就变成了两大民族人口的对抗,蒙古人就被彻底孤立。
常年战争、经济停滞、政局动荡、民族歧视导致民不聊生,最终爆发了农民起义,在刘福通、张士诚、陈友谅、朱元璋等农民起义军队伍的打击下,元朝建立不到一百年就灭亡了。
元朝被明朝灭亡的过程是:
元朝中期皇位继承紊乱、***频繁,政治始终未上正轨,而且汉化迟滞,发展不前。后期政治***,权臣干政,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日益加剧,导致元末农民起义。
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随后北伐驱逐元廷攻占大都。此后元廷退居漠北,史称北元。1402年,元臣鬼力赤篡夺政权建立鞑靼,北元灭亡。
明朝(1368年-1644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由汉族建立的王朝。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定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
明朝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多民族国家也进一步统一和巩固。明初废丞相、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但同时也为中后期宦官专政埋下伏笔。
明朝时期农民反封建斗争也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第二大主要原因,大搞人种歧视,即四等人制,致使汉蒙矛盾激化。
第三大原因,穷兵黩武,不注重休养生息。元朝的战争大约可分五个阶段:1206-1253年为灭西辽、西夏、金国、吐蕃、大理等国的阶段;1253-1279年为灭南宋的阶段;1280-1284年为镇压复宋起义的阶段;1285-1349年为对内镇压起义、对外侵略扩张的阶段;1351-1368则为元末农民起义阶段。整个元朝历史中,没有战争记录的22年,可怜巴巴地穿插其间,其中连续没有发生战争的时间最长都没超过三年。
第四大原因,内政不稳。统治集团内部争权夺利,政局不稳,皇帝大多不理国政,贪图享受,腐化至极。经臣勾心斗角,欺上瞒下,朝廷横征暴敛,经济越来越衰,激起广大人民的反抗。特别元朝中期频繁更换皇帝,仅在25年中( 1307年至1333年)就更换了36个皇帝,更加造成时局动荡不1388年,一支由10万人组成的中原军队进入蒙古地区,打败了元顺帝的孙子。至此,大多数蒙古部落宣布自治,蒙古草原又回归到历史上四分五裂的状态稳。
一个以旋风般快速崛起的元朝帝国,一座巍然耸立的、庞大的帝国大厦,转眼之间就这样以同样旋风般的速度轰然倒塌,土崩瓦解,成为废墟。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明朝和元朝的历史故事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明朝和元朝的历史故事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