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明朝盔甲,明朝 盔甲

kodinid 5 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历史明朝盔甲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历史上明朝盔甲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盔甲对于古代士兵很重要,那么明朝军队披甲率为什么?
  2. 中国古代盔甲存世极少,那么真正的“明代”盔甲什么样呢?

盔甲对于古代士兵很重要,那么明朝军队披甲率为什么?

是由于火器发展

发端于唐宋时期中国火器制造技术,在明朝发展到了很高的水平。这时的火器不仅仅种类多,而且制造技术以及性能均有极大提高。火箭与鸟枪是明朝军队的主要轻型火器,地雷在明朝也很盛行,管形火器的发展尤为显著。明朝中后期,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以及国防需要的强化,火器技术得到迅速发展。火器技术的勃兴引发了一场火药时代军事变革。佛郎机以及红夷大炮等西洋火器在此时期传入,使得明朝得以汲取其瞄准器的长处,以改良自产的火器性能。当时中国的冷兵器时代即将终结,火器时代正在来到,亦认为中国有机会赶上西方的火器技术水平,但这一过程却随着明朝的灭亡而中断。

历史上明朝盔甲,明朝 盔甲-第1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中国古代盔甲存世极少,那么真正的“明代”盔甲什么样呢?

盔甲的种类太多了,我们就分为两类来讲吧:实战性盔甲和仪卫性盔甲。

首先我们要知道,明代盔甲以唐宋时期的盔甲为模板,在很多部分都参照了唐宋盔甲的外观,但在实用性、款式以及生产速度上都有了质的升级。明代还继承而来宋代的衷甲制,就是在盔甲外面穿多一件戎服袍。

在明代,盔甲基本是用皮革和钢铁两种材料,通过用皮线穿缀甲叶制成的。其种类很多,命名则均以甲片种类、颜色及制作方法来辨认。明代对盔甲的制作要求也很高,制作标准都精确到盔甲的所有部分具体的重量。根据具体的用处,盔甲又分为两种:实战性盔甲和仪卫性盔甲。

历史上明朝盔甲,明朝 盔甲-第2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在明代初期,实战性盔甲基本模仿唐宋的款式。到了明代中期,盔甲有了更加人性化的改进——腿裙更加宽大,还加装了吊挂装置,这样就方便了在实战中骑马以及日常活动,大大加强了盔甲的实战性和舒适性。

除此之外,甲片形状、编缀方法等部分也发生了变化。

受蒙元影响,明代盔甲以布面甲居多,实际上,不管是布面甲还是各种传统铁甲,都是现代人的称呼,古人对布面甲的称呼是“暗甲”,与甲片外露的“明甲”相对应,就是所谓的“暗甲明盔”。

历史上明朝盔甲,明朝 盔甲-第3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唐宋时期汉风满满的的传统中式铁甲为何会被布面甲取代?其实,铁甲并没有消失,只是形制发生了变化。

自蒙元开始,布面甲开始出现,元朝被推翻后,其盔甲形制流传了下来。要说明的是,布面甲实际上是铁甲的一种,只是把甲片内置,布面朝外,看上去似乎是布甲,其实还是铁甲。在内部钉有甲片,外面的布只起到链接作用。

布面甲其实并非为了防御火器,对火器的防护也并不比传统札甲要好上多少,简单想想,只是把甲片的位置调换一下,外面包上薄薄一层棉布,就能防弹了?那这火器的威力岂不是也太弱了?

明朝的布面甲

那为何要将甲片内置?主要原因有三点:

一、明朝时气候遭遇小冰河时期,气温降低,边军又主要是在西北和辽东作战,温度更低,将甲片内置可以更有效地保暖和防止生锈。

二、有一定的迷惑作用,防止敌人看出甲片的排列方式,从而找到缝隙进行打击。

明代的盔甲,不是只有单一形制,而是种类繁多,继传承了以宋甲为代表的华夏甲胄风格,也继承了蒙古甲胄的特色,可以说是“诸甲百家,融于一朝”。

首先明代装备最多的依旧是在亚洲叱咤风云的铁札甲,其穿戴方式和宋金时期的前开对襟或后背对缝一样,不过与宋金时期不同的是,明代的札甲没有披膊和护臂,却而代之的则是防御力更为强大的铁手臂,即用织物袖子固定铁片,和身甲扣接相连。总体来说,明代札甲的甲片更加细小,这就大大提高了穿戴者的灵活性。就札甲的分布状况,呈现一个北重南轻的局势,北方尤其宣府镇、蓟州镇、辽东镇,士兵的披甲率高达93%,当然这也是被战争逼出来的。

再就是锁子甲,明朝继承了元朝的四孔拉丝机技术,因此也能批量生产锁子甲。与西方的锁子甲的套头穿戴方式不同,中国明代的锁子甲分为披膊、前开对襟式身甲、下裙三部分。通常锁子甲不会被单独装备,而是和札甲或者棉甲组成复合甲装备于军。

再就是棉甲,明朝棉甲的风格是直接继承的元代的蒙古棉甲,并没有太大改变。棉甲的制作工艺要求很多,需要先将数斤棉花浸水用模子定型反复压制,然后用线网缝制成薄片,以日晒不膨为标准。制甲时,将甲棉裁剪、叠加,然后分别缝制成身甲甲裙之类的。为了增加防御力,明人还在棉甲上增添铁甲,用铆钉钉制,根据铁甲的内外分布又分成明甲和暗甲。一般一套棉布铁甲下来,质量得在35-40斤左右

明代没有明光铠,但是有由明光铠演变遗留下来的护胸和护心镜,通常用在札甲和山文甲上。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山文甲的文物出土,但是在明代的历史绘画上,证实了山文甲是真实存在的,其甲片为山字形,拼接时一环套一环,既有札甲的风格,也有锁子甲的特点,可是说是中国甲胄的王者特色之作,不过也正是这样,山文甲的装备仅限于将尉以上的将军级别的人物,一般的士卒是绝对装备不起得。

除了甲,还有头盔方面。明代的头盔,分为笠形盔、钵盔和凤翅盔,其中凤翅盔较宋代相比,凤翅变得更小,色泽为金银两种。钵盔也被戏称为避雷针。笠形盔则根据装备者的身份,有不同的样式,这里就不一一多谈了。

总而言之,明代的盔甲可以说中国甲胄世界最为辉煌的一刻,如果大家有兴趣,可以搜索关注一下虎贲骑士团的动态,毕竟这是中国第一支参加中世纪格斗锦标赛的队伍。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历史上明朝盔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历史上明朝盔甲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标签: 盔甲 明朝 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