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历史上的地方,明朝时期的地方

kodinid 7 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明朝历史上的地方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明朝历史上的地方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明朝庐州的历史?
  2. 明代北京城的特点和规模初中历史?
  3. 明末清初历史背景?

明朝庐州的历史?

庐州即为今天的安徽省合肥市。

洪武元年(1368年)八月,庐州府改属中书省,仍治合肥县。十三年(1380年)正月,庐州府直隶六部永乐元年(1403年),庐州府改隶南京,又称南直隶、直隶南京(治今南京市)。

明朝历史上的地方,明朝时期的地方-第1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九日(1644年4月25日),崇祯帝自缢,明亡。明亡后,南明弘光政权在抗清英雄史可法的领导下,置滁和镇,为南明江北四镇之一,庐州府属之。

明代北京城特点和规模初中历史?

永乐十八年(1420年),明朝迁都北京。北京城在元都旧城基础上多次扩建,相较原城更加宏伟、壮观。城墙全部***用砖砌,城濠用砖石砌驳岸,有石桥横跨于 城濠上。城门外加筑月城,城的四隅都修建角楼,全城的中轴线上设有钟楼,从永 定门经正阳门、大明门、紫禁城、万岁山,再到鼓楼、钟楼,轴线长达8000余米。

轴线上的层层门殿,坛庙、官衙、城阙等对称设置于轴线两侧,使纵贯全城的轴线 格外突出。北京宫殿是现存中国古代最大的建筑群,宫殿的营建始于永乐十五年(1417年),历时三年,共建房间8350处。

明朝历史上的地方,明朝时期的地方-第2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北京宫殿照明初南京宫殿的“外朝内廷”、“东西六宫”、“三朝五门”、“左文华、右武英”、“左祖右社”、人工堆砌“万岁山”等做法,规模更大。 明中期以后,利用元代遗留的“太液池”,不断扩大开挖,并围绕“太液池”大肆兴建亭台殿阁,成为***重要的园林。

宫城(紫禁城)纵横各760米与960米,四面开门,四隅设角楼。全城分外朝和内廷,外朝供处理朝政、举行典礼、召见大臣、接待宾客等,内廷是皇室居住和生活的场所。 外朝以中轴线上的奉天、华盖、谨身三殿为中心,用穿堂联结,左前(东)方配置文华殿,右前(西)方配置武英殿,形成“品”字形格局。

文华、武英两殿是皇帝偏殿,用来召见臣 下和休息。内廷以中轴线上的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三宫为主,也以穿堂相联, 是皇帝和皇后的住所。在中宫的东侧有东六宫,西侧有西六宫,是妃子宫女们的居所。 为了表示“敬天法祖”的思想,明朝的北京还修建了许多祭祀性的坛庙,有太庙、社稷坛、天坛、地坛、日坛、月坛等。

明朝历史上的地方,明朝时期的地方-第3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天坛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修建, 嘉靖增建、改建,在1530年形成了至今的规模,总面积200多万平方米,宏伟壮丽, 庄严肃穆。天坛北呈圆形,南为方形,寓意“天圆地方”。 四周环筑坛墙两道,把全坛分为内坛、外坛两部分,主要建筑集中于内坛。

坛内主要建筑有祈年殿、皇乾殿、 圜丘、皇穹宇、斋宫、无梁殿、长廊等,还有回音壁、三音石、七星石等名胜古迹。 天坛是世界上最大的祭天建筑群,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珍宝。

明末清初历史背景

一、社会背景 明末清初是我国又一重要的社会在转型期.封建制度渐趋衰落。 1、政治:专制统治腐朽,社会各种矛盾尖锐。明末清初社会大动荡,明王朝灭亡对士大夫阶层是一个极其沉重的打击,亡国之痛,使他们认真反思,开始对中国封建社会的痼疾和明朝灭亡的原因进行反省并著书立说。 2、经济:①土地高度集中、赋役沉重。 ②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根本原因) 3、思想:以程朱理学为标准的科举考试使思想界呈现出因循守旧、陈腐不化的习气;西学东渐中近代科技开始传入,开阔了人们的眼界。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明朝历史上的地方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明朝历史上的地方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标签: 明朝 天坛 轴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