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明朝历史上的功臣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明朝历史上的功臣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明朝三十四功臣排名?
徐达:本位置第二,次于李善长。李善长后坐罪,进位第一,初封信国公。
常遇春:本位列第三,次于徐达。李善长有罪,进位第二。1370年,改封其子常茂为郑国公。
李善长:1364年,封为宣国公,本位列第一,坐胡惟庸案被杀,爵除。崇祯二年(1629年),裔孙李世选持明太祖手书进,为御史劾,免死为民。
李文忠:1370年,封为曹国公。
冯胜:洪武28年, 赐死,爵除。
大明开国功臣排名?
大明开国功臣的排名是:明朝开国功臣有徐达、常遇春、李善长、李文忠、冯胜、邓愈、汤和、唐胜宗、陆仲亨、周德兴、华云龙、顾时、耿炳文、陈德、郭兴、王志、郑遇春、费聚、吴良、吴祯、赵庸、廖永忠等等。
徐达:本位置第二,次于李善长。李善长后坐罪,进位第一,初封信国公。
常遇春:本位列第三,次于徐达。李善长有罪,进位第二。1370年,改封其子常茂为郑国公。
李善长:封为宣国公,本位列第一,坐胡惟庸案被杀,爵除。崇祯二年(1629年),裔孙李世选持明太祖手书进,为御史劾,免死为民。
李文忠:1370年,封为曹国公。
冯胜:洪武28年, 赐死,爵除。
邓愈 :1380年,子邓镇嗣,改封申国公,坐李善长党死,***邓源嗣。
汤和:1370年,封为信国公。
唐胜宗 :坐为胡惟庸案被杀,爵除。
陆仲亨:坐胡惟庸 案被杀,爵除。
1、常遇春
常遇春是今安徽省怀远县人,是元末红巾军的杰出将领,在1355年归附朱元璋,成了朱元璋手下的前锋,常遇春经常说的话就是能将10万众,横行天下,也因此被称为常十万。
2、冯胜
冯胜安徽定远人士,是冯国用的弟弟,在元朝末年因熟读兵法,便与冯国用上山做山贼,遇到朱元璋后,立马投奔朱元璋,替朱元璋带兵征讨四方,是建立大明的主要功臣之一。
3、蓝玉
凉国公蓝玉是明朝最年轻的高级将领,自从跟随朱元璋后,凭借他勇敢善战的能力,迅速建立起赫赫战功,在***儿海中,大破北元,让北元官职体系正式崩塌,成为明朝开国功臣之一。
明朝的开国功臣最后的结局?全部功臣?
明朝开国功臣有历史记载的大约81位,其中主要功臣有三十几位。善终者不足十人。
简单介绍一下主要功臣的结局。
1.徐达,从记载中看是病死善终,但是有传闻赐蒸鹅***发而亡。
2.常遇春 爆病而卒
3.李文忠 中毒而亡,给他看病的医生全部被赐死。
4.邓愈 病薨 其子牵扯到谋反,诛
5.汤和 善终
6.沫英 病薨
7.李善长 疑谋反,满门抄斩
8.汪广洋 诛死
明朝三大开国功臣是哪三个人?他们都有着怎样的经历?
明代初年,三大开国功臣,可以称之为“明初三杰”分别是李善长,徐达,刘基。
1 李善长
李善长(1314年—1390年),安徽定远人,是朱元璋的丞相,后被封为宣国公,地位好比汉朝初年的萧何。跟随朱元璋,出谋划策,筹集粮草,训练士兵,巩固根据地的建设。帮助朱元璋招贤纳士,选用人才,制定官职和礼仪。参与编纂了《元史》,《太祖训录》等典籍。李善长画像
2 徐达
徐达(1332年-1385年),安徽凤阳人,和朱元璋是同乡。明朝初年开国第一大将,南征北战,为明朝的建立立下了赫赫战功。其主要的军事成就:击败陈友谅和张士诚,率军北伐,攻陷大都(北京),扫除北元残余势力。戎马一生,谨小慎微,深得明太祖朱元璋的喜爱,被封为魏国公。
3刘基
刘基(1311年-1375年),福建青田人,朱元璋麾下第一谋士,半人半仙的人物,明朝版的诸葛亮,犹如汉初三杰之一的张良。中过元朝的进士,开国元勋当中少有的高学历,大知识分子,上知天文,下晓地理,尤其擅长诗文,明初著名的文学家。制定了建国谋略,参与谋划平定张士诚、陈友谅与北伐中原等军事大计,妥妥的诸葛孔明在世。被封为诚意伯。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明朝历史上的功臣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明朝历史上的功臣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